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大明指路人> 第33章 胡惟庸案始末(1/4)

第33章 胡惟庸案始末(1/4)

    “陛下……您是否想听一听史书上所记载的胡惟庸案的来龙去脉呢……?”

    望着眼前陷入沉思中的朱元璋,我忍不住开口轻声问道。

    此刻,朱元璋的神情显得有些凝重,他微微皱起眉头,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而我,则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回应,心中暗自揣测着这位帝王此刻内心的想法。

    沉默片刻后,朱元璋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幽深地注视着我,说道:“嗯,讲来听听吧。”

    得到了朱元璋的许可,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那段历史往事:

    “洪武六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姻亲胡惟庸担任右丞相,洪武十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在任期间朝中遍植朋党,打击异己,极大膨胀了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最后居然独断专行,在不请示朱元璋的前提下,居然擅自处理许多重大事件,让皇帝深感宰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

    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今越南南部)来贡,胡惟庸伙同右丞相汪广洋等人居然匿而不奏,结果被太监告发,老朱大怒。胡惟庸和汪广洋将责任推到礼部头上,而礼部则反唇相讥,归咎于中书省。相互推诿扯皮,使得朱元璋更为恼火,将中书省和六部相关人员全部抓拿,下令必须抓出主犯。不久,汪广洋被处死,其余人等被释放。接着又以汪广洋曾违法纳没官妇女为妾,下令追查胡惟庸及其六部堂属的罪行。

    洪武十三年正月,御史中丞涂节与胡惟庸谋起事不成,自首上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下令以“枉法诬贤”“擅权枉法”“蠹害政治”罪处死胡惟庸、涂节等人。胡惟庸死后又被追加“通倭”、“通虏”和“谋反”等罪名,被不断牵连、扩大化,被杀者万余人,李善长因开国元勋,还是皇亲被免于追究。但这远远没有结束。

    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存义与其子李佑,曾同胡惟庸谋逆,被杀。洪武十九年明州卫指挥林贤通倭事发,经审讯得知,是受胡惟庸指使,被杀。洪武二十三李善长为了大兴土木,向信国公汤和借用卫卒300名,汤和暗中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以李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其妻等70余人被杀。后来,陆仲亨的家奴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