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久违了我的虚拟女友> 第20章 与李白共醉,笑谈古今(1/4)

第20章 与李白共醉,笑谈古今(1/4)

    随着夜色的深沉,茶馆内的讨论愈发热烈,更多文人墨客加入到这场超越时空的文学盛宴中。

    宋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手持一杯清茶,缓缓发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诸君跨越千年,聚于此地,不仅是诗文的交流,更是时代精神的碰撞。我欧阳修,虽不能如诸位般穿越时空,但心向往之,愿借此机会,与诸位共论文学之道。”

    明朝的文学巨匠冯梦龙,带着一抹笑意,轻摇折扇,道: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我以小说寓言,讲述世间百态,人性善恶,诸位的诗词歌赋,同样是对人性的深刻挖掘。或许,我们虽处不同时代,但对于情与理的探讨,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唐代的“诗佛”王维,以他特有的温润嗓音,吟诵起《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他轻声道:“诗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诸位的诗文,亦让我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心生向往。”

    宋代的女诗人朱淑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女性独有的情感世界:

    “诗文不分男女,情真意切,皆可动人。我以女儿之身,抒发内心细腻情感,愿诸位亦能在我的词中,感受到别样的温柔与坚韧。”

    清代的纳兰性德,以其深情的笔触,触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弦: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在座诸公,无论时光如何更迭,我们对于美好情感的追求与留恋,始终不变。”

    元代的书画大家赵孟頫,手执毛笔,轻轻点墨,笑道:

    “书画同源,文人以笔墨寄情山水,抒怀言志。诸位的诗词歌赋,恰似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令我心驰神往。吾虽擅长绘事,但于诗文一道,亦有诸多仰慕,愿借此良机,相互切磋,共探艺术之境。”

    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抚须微笑:

    “梦里之情,世间之物,皆可入戏。诸位笔下风流人物,情深意长,若能搬上戏曲舞台,定能感动万千观众。《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与柳梦梅,便是借由梦中情缘,述说生死不渝之情,此情此景,与诸君所抒之情,颇有共鸣。”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声音豪迈: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