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辅警小明的逆袭人生> 第126章 祠堂事(1/3)

第126章 祠堂事(1/3)

    说完招工的事,陈书记给了杭村长一个眼神,后者懂了马上站起来说家里还有事得先走一步,你们慢慢吃,于是众人又把他客气的送到大门外才回来继续。

    走了外人就剩下姓陈的和姓陈的家属,那肯定再聊一聊有关陈家的事,陈书记名叫陈志超,他呡口酒吃了口肉圆子,缓缓才开口。

    “二哥,四哥,我们和德封老祖宗商量了,就在村子马路边那块废弃的鱼塘重新填土修祠堂,必高必黄俩太爷爷也同意了,其他人更没有意见,钱也筹了六十多万,就等一开春地上化冻就开工。我和尚仁大爷碰了一下,还是觉得以‘黄海陈氏老年活动中心’的名义申报,反正一边建一边报,能赶在明年清明节前完工就行,工期比较紧,今年过年比往年早,二月份和三月份就两个月,还是要找有经验的工程队,那样才能不耽误来年的清明祭祖。”

    陈氏黄海这一脉最早要追溯到明初洪武年间从江南吴郡阊门迁徙到扬州府宝应县射阳湖一带,后历经明清两代随着子孙繁衍先后向东向北继续扩散,有一支迁徙到黄海串河一带安家,逐渐形成了当地的望族,从事开荒和煮盐等行当,民国后许多后代远迁外地,京城和江南最多。为了家族人员便于识别辈分,一开始祖宗们就给后人起好了字辈,到了当下主流是“德必昌尚志友”六服,目前在家族里说的上话的最高辈分就是志超书记口中的“德封”,该叫老祖。那个“尚仁”在刘庄当过上副镇长退的休,也在家族里颇有声望,这件事肯定要征求一下他老人家的意见。这里的称呼都是按照志超自己的实际叫法,农村还流行从最晚辈那尊叫,按照陈友明的辈分那“尚仁”就得改为大爷爷,昌字辈顺延抬高到老太爷,必高必黄升级到老祖,德封那就没法叫了,这里俗称“老王王”了。

    罗玉婷上回就说过自己的工程队可以来试试水练练兵,但是这是人家家族的事不必插嘴,只好埋头吃饭听听就行。

    陈志忠如今身份也不一样了,既是村里的名誉村长,又是“陈氏祠堂修建筹委会”的常委,志超前来和陈家兄弟商议一番也是合情合理,关键大家都听闻小陈主任手上有一支建筑队,如果能协调过来突击,那不是两全其美吗?对的,肯定不会偷工减料更不会狮子大张口,尚仁大爷还摇头晃脑曰,“这叫万事俱备只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