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三国第一公侯> 第76章 以退为进(1/3)

第76章 以退为进(1/3)

    刘备忙推辞道:“岂敢,岂敢。你我同为汉室宗亲不假,可是···”刘备是颇有自知之明的,刘谨的父亲和伯父刘岱皆为海内名士,一州刺史,他若真以子侄之礼对待刘谨,岂不是自己和刘繇等同。说实话,刘备心中虽喜,但也明白,自己辛苦打拼多年,靠军功累积到如今的位置,和刘繇相比,那是远远不如的。

    “唉,家父在我离开吴郡时就专门交代,刘使君乃我汉室宗亲,心怀天下,我刘氏子弟皆有复兴汉室之责,刘伯伯破黄巾军在先,救北海郡在后,为朝廷奔走,乃我辈楷模。家父常说我须以子侄之礼向使君学习,还请刘伯伯莫要推辞。”

    听刘谨都这么说了,刘备面露难色,心中却喜不自胜。刘谨这么说,算是表明刘繇的态度了,愿意支持自己做徐州之主,心中岂有不喜之理。

    “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刘备对刘谨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玄德兄,我们就别在这里站着了,还是请诸位将军入城,共议大事吧。”刘备身后其实还有两个人,一个人身着文官官服,看上去四旬年纪,应是徐州别驾糜竺,另一人也是大将,乃是徐州豪族曹氏的名将曹豹,这二人都是徐州牧陶谦的爱将。

    他们一直保持沉默,尤其是曹豹看到陈登后,鼻子里冷哼一声,倒也没有失了礼节。

    “对对对,糜大人说的对,你看看我,与元龙久别重逢,怎么把大事忘了。请!”

    刘谨和陈登看了一眼,一起说了一声“请。”

    众人随着刘备入城。

    刘谨的八百亲卫和陈登的五百亲卫都被安置在南城的一处军营,刘谨和陈登则住在馆驿之中。

    众人先去拜祭了陶谦的灵堂,然后临到傍晚时,才在大堂里开始讨论目前徐州面临的危局。

    出席这场重要议事的包括代表下邳陈氏的陈登,代表扬州刺史刘繇的刘谨,代表东海曹氏的曹豹以及代表徐州官场势力的糜竺糜芳兄弟,甚至北海太守孔融,还有徐州旧将臧霸等人也在,可以说屋子里的众人都代表了身后的一方势力。

    刘备从谋士陈群手中接过徐州刺史的金印,放在面前的案几上,向众人道:“唉,陶公弥留之际,将徐州数郡百姓托付在下,怎奈在下才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