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重生之贤妇不闲> 养娃的第三十七天(1/6)

养娃的第三十七天(1/6)

    光阴荏苒,初来庆州的不适恍仿佛还在昨日。

    一晃,姜蓉竟恍觉已到庆州近三年。

    三年里,昭哥儿成为牙牙学语的幼童,绣坊的小娘子绣技愈发娴熟,慈幼局的学堂办得有声有色,外墙的那块万民碑更是不时就有民众前来参观瞻仰。

    崔恒平日里除了忙公务,也经常抽时间去慈幼局和黄柳书院授课。

    而姜蓉,仍然是铺子与家两点一线,也不知是不是这里的人格外捧场,还是真有那样多吹嘘拍马之人,她在庆州的几个铺子收成竟隐隐有与汴京比肩的趋势。

    昭哥儿会说的话越来越多,能够自己走路以后,他就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彻底没了束缚,府里各个地方都被他折腾了个遍。

    偏偏他是个小犟种,他认定要自己走路,就绝对不要人抱,当然,他娘除外。直把追着他跑的周嬷嬷累得气喘吁吁,浑身虚汗。

    看着发间遍布银丝的嬷嬷这样劳累,姜蓉心中过意不去,不得不安排数个丫鬟轮番监管他。否则稍不留神,他就屁颠屁颠不知爬到哪里去了。

    他的精力实在是万分充沛,饶是这么多人一起照顾他,姜蓉每日也都觉得心力交瘁,腰酸背痛。

    不过有了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家伙,着实让她在庆州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齐大舅在连续跑了好几趟商之后,终于是扛不住,将担子撂给儿子,自己跑回了靖州休息去了。

    他来庆州,本就只为寻外甥女,现在寻到了,他的任务也算完成了,自是心满意足回了家。

    眼见着又到了评定政绩的时候,崔恒是去是留,端看这薄薄的一张纸了。

    三年来,崔恒勤政爱民,鼓励农桑,振兴商贸,昌盛学风。事无大小,皆悉心过问,将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比之他们刚来庆州时所见的苍凉之景,现在的庆州,城防巩固,驻军屯田,百姓垦荒,手有余粮,商业发展,学风昌盛。

    整座城池,依稀在焕发生机。

    不出姜蓉所料,州府那边传来消息,崔恒可能要调回汴京。

    既已知晓要离开,姜蓉便安心做好准备。

    她和崔恒都决定将之前所开拓的几条商道留在庆州,这样一来,即使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