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重生之贤妇不闲> 养娃的第三十四天(1/5)

养娃的第三十四天(1/5)

    面对崔恒的质问,姜蓉自然全盘否认,她娇笑道:“夫君又取笑我了,连我这才读两年书的女子都懂的道理,夫君你通读圣贤书数年,又整日醉心公务,这想出来的办法只能是比我更精妙。我呀,就只能在你心情不好时同你说说话解个闷罢了。”

    崔恒不知,他这玩笑似的随意一问,夫人心中竟还想了那样多的弯弯绕绕。

    见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圆滑狡诈,明明将所思所想全部吐露,却依旧这样自谦,崔恒便不再提这个话题。

    他心中确实早有对策,想到的法子和姜蓉所提也几乎大同小异。

    无非是安内攘外,秣马厉兵,如此循序渐进,经年积累,方可见成效。若不思寸进,徐家村之事便是前车之鉴。

    明面上他们不能修筑军防设施,私下却可以从百姓身上着手。夫人的建议简直鞭辟入里,不可修筑高大的军防建筑,但百姓们却可以种植高大易生长的树木。

    北地多骑兵,茂密的树林可以很好地阻碍骑兵前行的道路。

    若树木被伐,于大宋而言,也是敌国引战信号,他们驻军部队便可提前做好防备。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永远没有错。

    不过,现下慈幼局账上只剩下一千多贯,也不知还能撑到几时,崔恒有些头痛。

    钱虽然少,但事情也要继续干。

    官府在次日便在全城张贴慈幼局招募夫子的告示,同时告知百姓,慈幼局即将开设学堂,不拘年龄、民族,只需每年缴纳束脩五百文,就可和慈幼局的孩子一同入学。

    这个金额也是经过崔恒深思熟虑的,太多,百姓们承担不起;太少,那城中的私塾将会被挤压得无处生存。

    再加之慈幼局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不佳,也就能劝退一些占便宜的人。

    崔恒这段时日一直在积极促成此事,除了颁布政令,他亦亲自带人下乡劝学,羌族的村落自是不可遗漏。

    就目前他所了解的情况,许多羌族人都只会说当地民族土话,压根听不懂官话。这就导致他们和汉人发生冲突时,时常因沟通不利产生不少矛盾。

    如果能让那些小孩自小读书识字,学讲官话,这于民族融合、边防巩固皆极其有利。

    这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