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祖宗基业归我了> 第 18 章(1/6)

第 18 章(1/6)

    后世如有史书工笔,大概会记载,隆庆一朝的太子,有点怪胎。

    不好奢侈,不修长生,不近女色。

    简行殊和盛天澜分坐在翊铮左右下首,她敲了敲案几,有点头疼:“说吧,今天拿不出主意谁都不准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以后好意思面对我?”

    盛天澜苦笑着摇了摇头:“殿下,你这真是在为难我了?虽然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现下逼着你娶妻的是内阁,我哪有这么大本事买通阁老们回心转意?”

    她捂着额头,对简行殊道:“你说呢?”

    简行殊沉吟不语,蹙紧眉头思索片刻,轻轻叹了口气:“臣亦无方法。”

    翊铮有些颓然的往后倒在座上。

    隆庆元年,盛天澜的工匠镇才刚开进京师,在北平这块寸土寸金的地方站稳脚,下一件大事就被朝臣们提上了日程——为储君选妃。

    事实上,隆庆皇帝自觉得很,刚出孝,他就广纳妃嫔,充实后宫。除了皇后为他选聘良家子入宫,他本人还热衷于在后宫宫婢中精挑细选。他口味倒并不十分挑剔,书香门第的闺秀也行,大字不识的农女也可,只要身材丰腴、姿容秀美就欣然收下,家中兄弟众多者尤其受到偏爱。

    他的努力耕耘也是颇有成效的,隆庆元年还没过去,后宫就传出了好消息,隆庆皇帝欣喜若狂,在后宫加倍辛勤耕作,甚至建立了轮班制度,务必保证雨露均沾。

    他想要个儿子已经几近痴狂了。

    但是无妨,他喜欢耕耘,那就让他耕耘。

    现在内阁有首辅徐阶、次辅李春芳,以及郭朴和高拱,均是裕王府讲官出身,深受隆庆皇帝的信重。作为东宫的秦翊铮自不必说,皇帝膝下唯一的儿子,几乎是铁打铜铸的储位,谁都动摇不得。况且本朝素有太子监国的传统,如太祖的太子兴宗、成祖的太子仁宗,仁宗在位的时间短,但宣宗也是从头监国到尾的。因此当隆庆皇帝对内阁提出希望太子监国的时候,以徐阶为首的阁臣都只有举双手赞成的份。

    而贸易方面,自广开海禁,龙骨宝船东出蓬莱,扬州商会已盘踞宁州府、泉州府、广州府等沿岸十六个港口,贸易航线最远能到达欧逻巴洲的佛郎机、吕宋等国。此外,翊铮说服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