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我为明皇!大明当无敌!> 第727章 应天知府(1/3)

第727章 应天知府(1/3)

    正值八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月圆之夜。

    作为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对于汉人来说,是难得团圆的节日,在外的汉人会趁着这个节日回家跟家人们团聚。

    而已经日新月异大明,也在庆祝这样难得的节日。

    因为南北铁路的开通,能够回来过节的人商人更多了,整个应天城也格外的热闹。

    更不要提这一次长久驻守在九边的将士回来到了一大批,打了一个大胜仗人人都喜气洋洋的。

    应天城几乎挂了满城的花灯,就连民间的街头巷尾都有生活富足的老百姓们自发的在自家门口挂上了花灯。

    那些个小孩子,更是一个个提溜着自家大人用边角料做出来的小灯笼走街串巷的嬉闹着。

    大明如今成平日久,再加上新政的推行,漕运、海运、铁路的交汇处,让这个交通的枢纽,大明的政治中心愈加的繁盛起来。

    到了如今的时节,应天城里的每一个祭日节日,都是空前的盛况!

    这不是朝廷为了面子所特意做出来的,而是各个商家自发的弄出阿里的,天南海北的物产,被运送到京师之中,装饰着这座汇集了天下气运的城市。

    现在的应天城无愧于整个世界的中心,因为今年七月远走了两年的郑和船队终于回来了,不夸张的说应天城几乎充盈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货物。

    不论是远在传说中欧罗巴大陆的金银器物,还是南洋的复杂香料,遥远神秘埃及的华丽地毯。

    还有那些带着些神秘产自新大明部落的神秘器物,一个个充斥在应天城的大街小巷。

    坐落应天城外的八卦城的码头上,更是每日里舳舻相接,船来船往。邻近码头的江面上更是船帆遮天蔽日,一个个插入江中的栈桥周围,更是围满了等待靠岸的商船。

    岸上负责引路的工人,一个个嗓子都要喊哑了,尤其是那些个码头工,此时已经换了一波又一波的人,这货物一波连着一拨,人都是不够用的。

    许多都是被拉来的壮丁,正是夏收秋种的时节,附近村子里的壮劳力都被召回村子里种地去了。

    这码头这些人都是花了大价钱才让他们抛下田里的活计过来应付一下这中秋的货运高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