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我为明皇!大明当无敌!> 第112章 最终解释权(1/3)

第112章 最终解释权(1/3)

    知道为什么秦朝统一文字,统一了度量衡那么牛逼不?

    因为不论上边发了什么好的政令,都能经过层层传递将上面的意思完全曲解!

    举个例子,都填过表格吧,简单的表格,统计一个信息。

    简单的,名字,年龄,家庭住址,什么籍贯,民族,直系亲属,工作单位啥的。

    而且还有模板,甚至还有详细的解释,结果发下去怎么样呢?

    那五花八门的问题不就来了!

    家庭住址是填写身份证上的,还是现住址,两个地方来回跑的是不是要都填上?

    年龄写周岁还是虚岁?有几个没有上班的,他们的是不是等他们来了再给填上?

    就这,你看到填好的表格也能五花八门,错误百出。

    这还是现代社会,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

    可要是放到古代呢?出行全靠腿,通讯全靠喊的大明呢?

    为什么自古以来,不论盛世还是乱世农民过得都苦哈哈的,就是因为政令不通!或者是政令到了某些人的手里就变了味了!

    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命令不好么?不!上边的命令是好的,只不过执行过程中出的错误,可谓数不胜数。

    为什么?因为阿堵物,因为要做的稳。要保证不出错,或者将出错的几率降到最小。

    放到大明呢?那群乡绅,无良官员的手中呢?现如今百姓大多是不识字的,他们只能听这些乡绅的。

    明末,为什么缺钱?因为众正盈朝啊!那些高高在上的东林党人,把握了话语权,连皇帝都被他们唬的一愣一愣的。

    更不要提下边,老实穷苦的百姓了。

    几百年的土地兼并,士绅在当地可谓是说一不二,朝廷要加税,那他们举双手双脚赞成啊!

    因为你加一成,他们就敢收三成,剩下的一成再给你截取半成。

    老百姓不知道啊!所以他们就认为是皇帝老儿,不给他们活路,多收了三成的税收!不顾他们的死活!

    现如今朱雄英想要做的,就是将最终解释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行了,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将你的想法详细说说。”朱标在一旁追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