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另嫁权臣(重生)> 欲来(1/5)

欲来(1/5)

    太祖时期,帝王设下三年一次的进京述职,作为对于各地要员的“朝觐考察”。奈何依照此条例律行了几回,发觉众多地方官的奔波既会加大户部开支,又会使地方一段时间内缺能主事的。

    是以所谓的百官进京述职,及至永和帝这儿与太祖时的已有不少出入:要么是任期将至,进京觐见言明自己这些年是否尽心尽力;要么是领了圣旨或得了恩典,被调回京城做官;要么是如先前的碣州牧般犯了重罪,被诏回京城。

    今年的朝觐考察,包含西南交州总兵关永任在内的三十余位地方要员适逢任期已满,遂回京。而驻守建州的康修武,也就是黎蔓大舅,并不属于上述种种,便仍留在当地。

    书案前,黎蔓正提笔写信,忽而有人推门进来。

    “来福刚刚捎了消息,”陆闻砚知道接下来的话定然不会被黎蔓所喜,含混道,“……那关永任……拒了我的请帖。”他停顿片刻,留神于黎蔓的神色,“他说自己风尘仆仆,刚到京城就不慎染了风寒,登门怕过了病气。”

    “我从小到大喝过的药装满咱们府上那个池塘,”黎蔓怔了一瞬,笔尖染出半个墨点,她回过神来,说完这句话发觉某人微微蹙眉,于是换了句话说,“二郎觉得这话是真是假?”

    “旁的不好说,”陆闻砚轻描淡写道,“但若关总兵真不慎染了风寒,陆家自能为其请来京城里除太医外最有名气的郎中。”何况为着黎蔓,越千山现在仍留在陆府。

    听了这话,黎蔓略略一哂,继续运笔。

    安王被发配到的剑州与康修武所在的建州毗邻,黎蔓在信中言辞恳切地请求大舅找些可信之人盯着安王如今的动静,且要保住其性命——幸而有陆闻砚这个打眼的往外头一站,端王、左相等人估计还没完全想到自己这里。

    她打定主意,要将所有证据都拢在手里——只要自己告知安王当年真相,为着替他自己减免罪过,安王应会站出来为当年是端王介绍了粮草门路作证,再加上陆文荣,虽缺些物证,但粮草这边的关窍大致已经疏通。

    但燕北之战,光是那批被劫走的毒草料在从中作祟么?被陆良白嘲笑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关永任,乃至作为援军却并未及时到燕北东阳军营……在当时扮演了什么角色?黎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