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匠相> 第277章 秋收机器(1/4)

第277章 秋收机器(1/4)

    现在那些农民进了厂当工人,收入是以前种地时候的十倍二十倍。讀蕶蕶尐說網5203187若是以现在的收入,他们绝对不会放弃做工的机会,回到乡下去种地。甚至,只要李峰给的工钱高,他们宁愿将那粮食烂在地里,也不过回去收割庄稼。在这些工人们看来,自己只要有银子,到时候能够买来十倍的粮食,还去苦哈哈地种地做什么。

    但是一旦这种风气要是形成了,在涿县一带出现大面积的撂荒,那么到时候社会舆论和朝廷上的那些言官,将会掀起一股反对自己的狂潮。

    如果自己不想那样,就只有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到时候给工人们放假,让他们回去抢收;二是要发明收割的机械,将劳动力解放出来。

    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李峰来说,还是比较好解决的。他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的时候,见过几样东西。一种是水稻和麦子的脱粒机,小时候老家就有,一种是手摇式的,一种是脚踏式的。农民一边用脚踏,一边将那水稻和麦子伸进去,很快就能将水稻和麦子脱粒。另外一种就是割稻子和麦子的东西,结构很简单,拿着顺着往前一推,就将稻子割断,往旁边一放就聚成一小堆。有了这两样东西,绝对能够将收割的速度提高五倍以上。

    这两样东西的结构都很简单,李峰没有花多长时间就画出来了,然后叫皇家学院里的一个实验作坊帮着生产出来,再经过了一些改进完善,试用了一下,完全没有问题。于是李峰便叫沈记将这东西拿去,抓紧时间生产。

    到了中秋节之前的两天,建筑商行和水泥厂除了留下必要的留守人员,其余的工匠们都放假回家了。

    临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工匠们都带走了一套稻麦脱粒机和收割器。一套这样的工具,有一个脱粒机和五把收割器,一共才不过五钱银子。五钱银子对于现在的工匠们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拿出来的。

    于是,这个简单易行的工具,非常快的就在北方大地普及开来。皇家学院的学员们,也拿起了这些工具,到皇庄附近的田地里帮助干活儿。用李峰的话说,学生们不能五谷不分,要接接地气。

    话说这出现的新式农具,一下子就惊动了朝野。不惊动都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