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红藕香中> 曲径通幽雨微茫(1/4)

曲径通幽雨微茫(1/4)

    雨过天晴,春光明媚。

    温泉沐浴过的懒洋洋的一众人躺在暖洋洋的草坪之上,聊着闲篇。

    甄友乾说:“自蒙古人建立大元朝以来,一直标榜自己也是炎黄子孙。纪公子,你读的书多,能不能给大伙儿讲一讲,这蒙古人到底是不是炎黄子孙?”

    【一】《山海经海内经》散文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

    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纪绪说道:

    “《山海经》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关于大洪水的记载,也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早在1万年前,此时太阳已经进入了低潮期,大量的太阳光已经无法顺利进入大地。故此,蒸腾在天空中的蒸气,渐渐在高海拔地区凝结成大块大块的冰川,这也为后来发生大洪水埋下了隐患。

    到了5000年前,随着太阳的炎热,气温急剧升高,高海拔地区积攒下来的冰川开始融化,继而流向低洼之处。

    当时,正是‘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们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大家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

    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开始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成了儿戏。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他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

    舜并非因禹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很快,就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禹,又派了契、弃和大费三人辅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