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红藕香中> 元曲还有啥唱头(1/3)

元曲还有啥唱头(1/3)

    潞县施行的“以粮换酒,用优[指戏曲演员]促销”的法子,迅速火遍了京城。

    不出半个月,潞县便筹足了一万担粮食。这一神操作,也引起了其他县城的不满,于是乎纷纷上告。

    【一】《打鹿》俗语

    打不着鹿,不让鹿吃草,

    追着鹿儿满山跑。

    三河县尹跑去通州府列举罪状说:潞县破坏了“禁酒令”不说,还利用极其下作的手段,把本该捐在三河县的粮食都拉去了潞县,而且还带动了他那儿的一拨又一拨高消费。

    通州只是一个中州,也就辖制潞县和三河两个县。

    潞县的筹粮任务提前完成了,州尹盖苗本来高兴着呢!可被三河县尹一盆凉水浇的,盖苗的笑脸瞬间拉长,“只要能筹来粮食,你管人家用什么手段呢!”

    县尹说:“这,这也太不讲究了吧!”

    盖苗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你让他讲究什么?再说了,你完全可以效仿嘛!”

    “我?”县尹气愤说,“我可做不来!”

    “怎做不来呢?你是比他少了鼻子,还是缺了眼睛?”

    “缺,缺装酒的瓶子!缺不要脸的优伶!”

    “噢,三缺一呀!” 盖苗又笑了,“我看呀,你最缺的是学习的脑袋。”

    “我也去过官窑厂。”县尹道,“可是,好瓶子都让潞县给拉走了,我拿什么学习!”

    “官窑厂不是又加班生产了一批酒瓶么?再说了,潞县拉走的都是官窑厂淘汰的疵品,你怎说是好瓶子呢?”

    “正是官窑厂不要的,才不需要花钱。下官认为,现在只要不花钱,就是好东西!”

    “你说你,都这时候了,还在乎那几个钱……”

    “要是有那钱买瓶子,我买成粮食赈灾多好!”

    “你没到别的窑厂转转看看,有没有不周正的、淘汰不用的,你不用花钱的……也不一定非得用琉璃瓶么!”

    “酒坛子最小的容量,也得装两斤半酒,您让我赔死!再说了,这根本也不是酒的事儿……”

    “那是什么事儿?”

    县尹道:“关键是,不知李大人从哪儿弄来一个小优伶,哎呀,那小妮子,骚的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