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神都锦绣> 第二百七十章 战事(八)(1/3)

第二百七十章 战事(八)(1/3)

    天下没有无敌的军队,更没有无解的战法,况且,突厥军首领度坤那也是身经百战的优秀将领。

    唐军出乎意料的战法以及作战能力固然让度坤大吃一惊,但他很快从震惊中冷静下来,并迅速想出应付方法,即避开正面,自侧翼攻击,试图将裴士峰军分割开,再利用兵力优势进行绞杀。于是乎,战场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不论裴士峰冲向哪里,那里的突厥军都是避让。

    同时,在裴士峰军的右侧后方,一支完整的约有三千骑兵的队伍集结完毕并冲向侧翼。

    按照“作战要义”,当出现如此情况的时候,骑兵应当主动分成两队,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锋矢”,而后分左右绕行,共同去攻击侧翼来犯之敌,待打乱对方阵型后,再合二而一,继续保持攻击形式。因此,当裴士峰打出“一分二”的手语时,自有军卒以同样的手语给后面的同伴发出信号,随即可见骑兵开始转向,分成两队。

    赵长风不知道手语的含义,更不知“作战要义”,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带领自己的队伍紧紧的跟在裴士峰军后面,至于心里十万个为什么,只能留到战后询问了。

    打仗,从来就是发挥自己优势,遏制敌人优势的事情,谁做的更好,谁就能赢得胜利!突厥人最大优势是兵力众多,为了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度坤丝毫不顾自己那支三千人的队伍与唐军激战结果,命令部下收拢原先散乱的军队,重新组织起来,从更大的范围形成合围,其实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那三千人缠住唐军,外围的军队缓慢压迫,只要唐军突击而出,立刻发起冲锋,度坤认为,哪怕唐军战力再强悍,也不可能在马匹速度起不来的情形下,能够应付得了。

    应该说,度坤的判断和选择完全正确!许恢在“作战要义”里面明确写到:“若本方的骑兵速度无法带动敌军,反而被敌军带动,不论是加速,亦或是降速,统兵军官首要考虑的是脱离战场,视战场情形再做决断。”其实简单来说就一句话,那就是战场主动权,如果失去了,就不能硬撑。

    裴士峰谈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当发现突厥人开始死战不退、不顾伤亡,拼死拖住自己队伍之时,他马上意识到,不能只顾着杀敌,应该突围了。

    在混乱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