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神都锦绣> 第二百三十章 前进(六)(1/3)

第二百三十章 前进(六)(1/3)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本就没有采取任何保密措施的“五年规划”,很快以各种形式流传于市面上……

    至少五百人的大作坊,除了朝廷“工部”的几个作坊外,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许多人甚至听也没有听过。而这样的大作坊,“卫岗乡”预留了二十个的用地,全部在“涧河”以南约三十里的地方。从哪里找来那么多大作坊?又为何要设置在如此远的地方?无人知晓其中原因。还有其它许多听起来无比怪异的想法,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什么。

    约摸十天后,“卫岗乡”的主要官员和一些特定人员都拿到了一本印刷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初稿”,同时被告知:“五日后,赴官衙开会讨论。”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详细的规划披露之后,整个乡里又一次沸腾了起来,由于这份规划涉及到乡里的每个人,每个利益群体,所以,引发了极大的争论,其实这也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每个群体都需要给自己挣的最大的利益。

    不论外面如何争论和激辩,谢岩和冯宝倒是淡定得很,他们可不认为大唐人的见识能够超越千年之后的那群“城市规划专家”,尤其是他们已经针对现状,进行过大幅度修改了。

    到了开会的那天,参加会议的人全部来到官衙里最大的一间房,也是布置奇特的一间房中。

    房屋正中放有一张专门定制的巨大的椭圆形桌子,围着这张巨大桌子总共有三十六张椅子,而围着屋子墙壁更有五十张一椅一茶几的座位,按照谢岩的说法,前者是正式席位,后者为旁听席位。

    椭圆形长桌两个订端分别坐着谢岩和罗汉易,他们是乡里行政职务最高的两个人。至于冯宝、高督学以及黄一清等,不论官阶,都属于“旁听”。

    简单的开场白后,罗汉易率先道:“乡里诸多问题,的确需要解决,只是下官不明白,大作坊从何而来?为何又要建在那么远的地方?”

    此问算是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众人一起望向谢岩,期待他的回答。

    谢岩对此早已成竹在胸,开口道:“‘冶铁作坊’现有两百余人,日产不过数百斤,且还需要进行各种制作,完全应付不了,本官拟将此作坊分拆,专设一处‘冶铁大作坊’,目标日产万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