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5)

    问丘山庄十几公里外有一小镇,依水而建,垂柳繁多,桥船如画。此镇名为“嘉人镇”,出过不少文人墨客,故取此名。

    垂柳下有妇人在浣衣。

    “得嘞。”船夫撩起帘子,让船客进去。他插入河中的竹竿弄出水花和水声,也使行驶的船倒映在绿水上,逐渐冲破新的涟漪。

    桥上行人擦肩,几个孩童握着风筝线你追我赶,发出笑语欢声。燕子风筝还没飞到天上,已经轻摇欲飞。

    一座旧院里,茅草建成的破屋檐下,一对父子挨着石磨在磨刀。

    旁边的畜舍能看到一头驴,驴也能看到父子二人。它脑袋伸出破洞,动腿发出连串的叫声。

    男人三十有余,仔细磨刀。

    儿子十五六岁左右,磨刀的动作停下,仰头分神。

    老旧的大门被推开,女人身后,韶红带着不少包袱站在门槛后面。

    父子俩一同看来,少年眼睛瞪直,双手里的菜刀倒在磨刀石上。

    女人站着回头,甩下手,笑道:“快来。”

    “哎呀你瞧我,你哪里拿得动这么多。”她说着,急忙要提走韶红手里的包裹。

    少年缓缓起身,道:“娘,她是——”

    “你小子别想太多啊,别一天到晚就想着娶媳妇的事。”男人看向他,警告道,“这是你爹我的旧友,江叔叔的徒弟,在这儿借宿几天。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可不配。”

    少年抓头羞道:“您说什么呢!”

    韶红打量完院子和那对父子,看向女人道:“不沉的,我自己来吧。”

    “狗刨,还不帮人家拿东西!你小子跟你爹似的没点眼力见……”女人嗔怪道。

    少年走过来,委屈道:“能不能别在外人面前叫我小名,多土啊。”

    “来,这边。”东西交接,韶红称谢,女人给她指了间屋子,道,“给你沏点茶……”

    韶红衣着简单,头戴素簪,光站在那儿便气质不凡,更别提一笑,再提裙走动了:“好。”

    晚上,烛火下,韶红在小木桌上蘸墨写字,在纸上落下堪比名人大家的字迹。她师承江展,据说江展从前在朝堂上,字风便自成一派,并且闻名。

    她写的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