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四合院之阴谋算计> 第185章 出手相帮(1/3)

第185章 出手相帮(1/3)

    鲁子轩看宋向哲疑问的眼神,就明白自己说的太笼统,耐心解释了用意。

    找替罪羊接手粮食渠道,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打算,胡昌只是随机出现的倒霉蛋。

    灾荒前,鲁子轩凭一腔热血,借人脉支持,用现代理论,四处建仓存粮,想在灾荒时,用低价打压高价粮,挽救最底层的穷苦百姓。

    看似完美的计划,其实是大错特错,这套现代营销理论说服过很多人,有官员,有商人,有工人,有农民,却唯独没有得到陈萍的支持,她说不出理论反驳,只是不发表意见。

    这套理论的本身是完全正确的,可他忽略了经常分析的人性,疏忽了这个时代的规则,更小看了商人的智慧。

    仔细分析近期各处传来的粮食销售报表,人员死亡报表,以及高价粮销售报表,又结合陈萍在四合院,开办小食堂的做法,才明白自己的天真。

    不但没能帮助到那些底层人,反而加速了他们的死亡,违背了市场规律,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首先,只要放出粮食,瞬间就能销售一空,这说明有人在收购,调查发现,那些地头蛇不但没有打压竞争行为,反而积极维护,这很反常。

    究其原因,早在低价粮进入市场时,人家就请教过当地的知名商人,找到应对之策。

    花极少的代价雇佣人分批买粮,再进行分拣,正常粮食翻倍售卖,发霉的粮食,免费赠送给连低价粮都买不起的人。

    高价粮收到了利益,发霉粮得到了名声,可谓是名利双收。

    老百姓埋怨粮价越来越高,大骂政府无能,穷人对地头蛇歌功颂德,现实和初衷成为对立,事实跟计划本末倒置。

    还有些浑水摸鱼的,上层粮食完好无缺,下层全是霉粮,打架的,闹事的随处可见,治安差到极致,这就是一个错误决定带来的悲哀。

    再看死亡报表,就像陈萍当管事时说的那样,死亡的全是老人和孩子。

    那些穷人为了几分钱的利益,替地头蛇去买粮,又用赚来的钱买高价粮,形成了恶性循环。

    鲁子轩想通这些之后,一直在反思,原因是商讨对象选择错误,既然是为最底层谋福,就应该倾听他们的意见,而他选择的研讨对象,都是衣食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