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1/4)

    临安坊市狭长,钱塘门外接着西湖与运河水系,最是人来人往繁盛的地带。泛舟湖上的闲人,与四处奔波的官吏商贩,都在此门擦肩而过,而后奔向各自的前路。

    天方破晓,王庶便让仆从搬运家当到舟船上,预备着自运河北上入长江,而后从长江溯流至成都。

    他如今回想起这一个多月来的事情,依旧恍惚。

    本以为宰相之位已在囊中,才会受秦桧的蛊惑,想试探试探官家的态度。哪知这一试,一步之遥的相位没得到,还把枢密副使的官职也搭了进去。

    其实他与岳飞无冤无仇,甚至还有些交情,细细想来,若非已经飘然自得,哪会如此急切地去弹劾?好在,四川制置使也算要职,总胜过登高跌重,从今奋发立功,亦不晚也。

    王庶心情复杂地离开临安后不久,赵鼎回朝的马车又自钱塘门驶入。

    车上的老者形容清癯,装饰简素,然而在城门外迎接他的人,却多是紫衣金带,贵气逼人,到了他面前,竟都摆出温良恭敬的模样。

    宰相之礼绝百僚,不外乎是。

    “元镇公。”待众人寒暄过后,上车与赵鼎同乘的,是交情深厚的旧友李光。

    两人是同年进士,朝堂上又一向进退与共,赵鼎在岭南居住了一年,再见故人,不免相对哭泣了一番,才开口谈及朝堂诸事。

    “我预备着进宫面圣,不便去拜会王枢密,泰发(李光的字),劳烦你带上这几盒香料,先替我向王枢密告罪一声。”

    赵鼎在路上已经听说了秦桧被斩,得知如今朝中最得用的是王庶,便想着先摆出友好的姿态,免得自己后来居上惹人厌烦。

    “王枢密出任四川制置使,已经不在临安了,今日刚走。”

    饶是赵鼎久经风浪,也不由得怔愕了片刻,才低声道:“这却是何故?”

    李光看了一眼车外往来的行人,和竖着耳朵听他们讲话的同僚,没有应声,只在赵鼎手心写了一个“岳”字。

    赵鼎一头雾水。“岳”自然指的是岳飞,可这到底是说王庶勾连岳飞,惹得官家忌惮,还是说二人生了龃龉,最终以王庶被逐出中枢作结——这天差地别的两个方向,关系着他在官家面前应该对岳飞拿什么样的态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