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命运风水> 第4章 学艺显身手(1/4)

第4章 学艺显身手(1/4)

    易万达见胡中原没有拒绝收徒,就直接了当地说了:“如果胡师傅不嫌弃的话,我家大儿子拜你为师,不知胡师傅意下如何?”

    胡中原一听,是又惊又喜,这一惊,是因为胡中原非常佩服易万达,跟他打交道的人多得是,唯有这易万达是那种豪爽型,不对,应该是说,易万达会尊重人,很难得。这一喜就是,推荐的是他自己的儿子易隆平,在做课桌的时候,就瞧见这孩子蛮灵光,是个头脑聪明的人。

    见易万达要把自己儿子介绍做徒弟,高兴得直搓双手:“你这是抬举我了,就看你家大少爷,他自己可否愿意哟。”

    易万达顺势说道:“这样,我家大儿子也不小了,我也不能勉强他,如果他主动到师傅家,就是最好的证明。”易万达是把下一步都说到了。

    因为在那个时代,拜师学艺,肯定是要走程序,第一步就是,拎着厚礼去师傅家,拜见师傅师娘,那行跪拜大礼是必须的,叫声师傅师娘,才算正式地做了胡中原的徒弟。

    易万达与胡木匠聊着这个话题的时候,易隆平不在家里。待父亲易万达把这事说与儿子听的时候,易隆平自然满心欢喜,当即跟父亲商量着拜师的礼物之类什么的,这一对父子,礼节周到,并且是父子二人一起去胡中原的家里,正式定下拜师之事。足以证明易万达的为人处世非常地通情达理,会尊重人。

    六十年代的拜师,还停留在最原始的拜师规矩,叫做三年义务,三年学艺的模式上。

    就是说,正式拜师的最初三年,就是给师傅家里做长工一样,包吃包住包干活,没有工钱的。

    但是,毕竟是新社会了,三年的义务,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就只有三年学艺了。

    这学木匠和学裁缝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师傅带着徒弟一直是在做手艺活,手把手,一对一的去教,不需半年,完全可以全部学会,剩下的就是自己慢慢地在实际操作中,积攒经验而已。

    只需半年的学习过程,却要用三年来完成,无疑是,时间水分太多。师傅家里多一个不付工钱的劳动力,当然学艺就需要三年了。

    这是老规矩,任谁都打破不了。

    这易隆平学艺,赶上了新社会,免除了三年的义务,拜了师傅就开始跟着师傅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