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第236章 民族英雄录第二部(九)(1/3)

第236章 民族英雄录第二部(九)(1/3)

    盘点完大唐名相郭元振,万界古人们各种评论皆有,喷李隆基是少不了的。

    而唐太宗李世民气得要揍人,可也没办法。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也同样无奈,而太平公主观看完天幕内容对侄子李隆基起了杀心。

    天幕则开始新的盘点:

    “张仁愿本名仁亶后避唐睿宗李旦讳改仁愿,华州下邽人,中国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张仁愿于万岁通天二年,升为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

    历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

    景龙元年,为朔方道大总管,统率大军抵御突厥。

    次年,筑中,西,东三受降城于黄河北。向北拓地300余里,置烽候1800所,以防御突厥。

    此后,突厥不敢轻易南犯。朔方得保安宁,镇兵减少数万人,每年节省军费数亿计。

    景龙三年,拜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

    同年春还朝,至秋又北上备边,任功任怨,迁镇军大将军。

    睿宗即位后致仕,加兵部尚书,开元二年,张仁愿卒。

    张仁愿为相期间重用贤才,礼待同僚,所举之人多至显贵。有文武之才,统军号令严,赏罚明。

    御敌有方,时称名将,与李靖,郭元振齐名。死后,世人为其立祠,四时祭祀。

    张仁愿年轻时文武全才,武则天在位时官至殿中侍御史。

    当时御史郭霸上表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都邀请张仁愿在表章上署名。

    张仁愿严辞拒绝,因此受到有识之士的器重。

    不久,夏官尚书王孝杰担任吐刺军总管,率军抵御吐蕃,张仁愿时为监军。

    因与王孝杰关系不睦,便派人去向皇帝告状,因此,王孝杰被削官为民。

    公元697年即万岁通天二年,监察御史孙承景出任清边军监军,战后虚报战功,称自己每战必身先士卒,亲临矢石。

    武则天闻讯后对孙承景非常赞赏将他擢升为右肃政台中丞并令张仁愿为其部下记功。

    张仁愿先向孙承景询问作战经过,孙承景本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