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第91章盘点历史名臣6(1/4)

第91章盘点历史名臣6(1/4)

    “十大名臣第七位,南宋辛弃疾。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豪放派词人。

    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遂仕于金朝。

    尽管如此,辛赞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他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辛弃疾也两随计吏抵燕山。

    谛观形势,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曾两次让辛弃疾至金都燕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借机侦察金人形势,以图恢复。

    这一切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绍兴三十一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毅然鸠众二千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

    并担任掌书记,负责起草书檄文告,参与机密。

    就在辛弃疾赶往临安完成联络任务后返回义军部队的途中,没有想到的是,耿京在海州抗金时被叛将张安国杀害。

    噩耗传来,令血气方刚的辛弃疾大怒。

    带上五十人的骑兵连夜赶往五万人的金军大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敌军活捉张安国后,杀出重围。

    千里迢迢将叛将送到临安,交由朝廷处置。

    这是辛弃疾最豪迈也是最后一次直接上前线作战,以致他中年后无奈归隐铅山时,回忆此次参战的金戈铁马,不由得感慨万分。

    遂写下掷地有声的千古名篇: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古代耀眼的文武全才有这样一位英雄,回归南宋。

    宋高宗赵构称其为“归正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