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645章 多过分(1/3)

第645章 多过分(1/3)

    “这几天的确是没顾得上承乾,不过,他去大安宫也好,除却承乾,青雀他们,也可以多过去,父亲上了年岁,孩子们多过去陪伴一些,父亲也会高兴的。”李世民应声。

    宫中多个能带孩子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李世民的小纸条当天就送到了泾阳县的庄子上。

    当李复从送信的人手里接过那纸条的时候,他甚至以为自己是看错了。

    “就这?”李复看向送信的人,再次确认。

    “就这。”送信的人语气坚定,除却说服面前的泾阳王之外,似乎也想要说服自己。

    的确就只有这么“点儿”。

    陛下这次的信,还真是言简意赅。

    就这么一溜儿的纸条,对折了一下子,连个信封都没有,从殿内的太监,到送信的信使,都看到了这封信的内容。

    就仨字儿,知道了。

    陛下知道啥了,回的这么随意吗?

    李复接过纸条之后展开一看,这仨字。

    知道了。

    知道了

    自己辛辛苦苦写奏章,事无巨细,结果就这?就这?

    过分!太过分了!

    李复认为,自己那是一份诚意满满的奏章啊。

    表达了作者的之情啊。

    你回信怎么能这么敷衍。

    不求你做阅读理解,但是就给仨字儿,太吝啬了吧?

    你要是这样的话,那我可就把这小纸条给收藏起来了。

    皇帝写回复,字多字少的,不稀奇。

    就算是只写三个字,也不稀奇,当年参观博物馆的时候,雍正年有个大臣,闲着没事儿就写折子给他,问他吃好喝好了没,天气好了写个奏章,天气不好了也写个奏章。

    合理怀疑雍正就是看这些折子累死的,看了还要给回复。

    朕安。

    但是回复归回复,可像李二凤这样,连纸都舍不得多给一点的,就用这么一溜儿小纸条的,没有,就他一个。

    “千古一帝”,就这。

    多稀奇,这纸条可要好好保存,留着传世。

    真是看着都让人觉得因吹斯听的纸条。

    “除却这个之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