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643章 知道了(1/3)

第643章 知道了(1/3)

    写完了之后,李世民看着一整张纸,就仨字儿,其余的都空着。

    多浪费啊。

    于是乎,李二陛下等待纸上的字干了之后,折叠,将其余空白的纸都撕了下来。

    只留下了小小的一个纸条。

    对折起来。

    李世民的回信跟李复的长篇大论,跟轻小说一样的奏章,完全是两个极限的相反。

    “来人。”李世民对着殿外唤了一声。

    殿外的内侍走了进来。

    “着人去一趟泾阳县,将这封信送到泾阳王的手上。”李世民说道。

    “是。”内侍应声,小心翼翼的伸手接过陛下手上的“信”

    ???

    信?

    内侍看着自己手上的一张小纸条,对折之下,甚至不如自己的半根手指头大小

    内侍没敢吱声,领命退下了。

    李世民坐在位置上,看着眼前的三份奏章,今年的泾阳县,还真是大动作啊。

    李复这小子,去年到今年,可算是让他挣到钱了。

    他还真是舍得,这样折腾下来,百姓们是得利了,他自己,恐怕是要掏空家底了。

    就这么怕自家存下钱吗?

    有什么可怕的呢?

    泾阳王府,早就跟宫中绑在一起了。

    太上皇疼爱他,这小子哄太上皇高兴有一手的。

    宫中内廷也依靠他,要不是他弄那茶叶生意,内廷还是穷得叮当响。

    至于太子承乾更是依赖他这个叔叔了。

    李世民每当亲自教导李承乾的时候,回想起李复说的那些话,也是深有感触。

    臣子是教导不出好的皇帝的。

    仅此一句,李世民便是冷汗直立。

    臣子们会教导出什么样的储君,什么样的皇帝?

    那必定是他们理想中的储君。

    他们理想中的,那就是符合他们的看法,符合他们的利益的未来的皇帝。

    等到他们所教导的好的储君登基之后,那就是皇帝权势逐渐旁落的时候

    一想到这些,李世民背后就冒冷汗。

    绝对不允许这般。

    所以,未来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