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74章 最能理解的人(1/3)

第174章 最能理解的人(1/3)

    毕竟,是为了大唐考虑,关乎到国家。

    李渊不会排斥,李世民更是能放下面子来与父亲说起。

    到底还是父子之间

    李渊心中也清楚,大唐,在李世民的手里,会变得更好。

    他心中,也看开了不少,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也不像事情刚发生之后那样排斥了。

    “今日儿子与他说起立太子的事情,也说起了立长立贤,说起了,给承乾请名师,好好教导。”李世民说道:“而后,他说,大哥与我之间的问题,是因为没有名师教导吗?”

    “他这一句话,倒是将儿子给问住了,但是现如今的情况,始终是跟之前,不一样的。”

    “是啊,往后啊,天下太平了,你也知道,大唐,不会再有第二个尚书令,天策上将了。”

    只要不给另外一个儿子这么大的权利,两兄弟,便不会争到那个地步。

    “是,这话,儿子也说过。”李世民说道:“但是他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权利,而是在于希望。”

    听到这话,李渊长长的叹息一声。

    是啊,问题的关键,在于希望,自己当初让二郎看到了希望,又无情的剥夺了这个希望。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父亲的,觉得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想一视同仁。

    但是在国事上,在储君和其他皇子的对待上,是最不能一视同仁的。

    这一点,他现在才想明白了。

    而李复,一语道破。

    “是啊,希望。”李渊说道:“你我父子,是局内人,如今,问题的关键,被李复一个局外人,一语道破。

    二郎啊,你能来找朕,敞开心怀,说起这个问题,朕没有不高兴,你起来吧。”

    “是。”李世民应声,而后起身,来到了李渊身侧,跪坐在了榻上。

    “现如今,你既然决定立承乾为太子,承乾作为嫡长子,名头上是立得住的,至于往后,承乾和青雀还小,好生教导,你既然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也便知道该如何做了。”李渊说道:“希望二字,能支撑一个人,但是也能害了一个人啊。

    同样都是皇子,同样都是皇后所出,距离这个位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