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高宏(2/4)

得的数千万两银子支撑,如若不是这几千万两银子在支撑军费,怕是战阵之上,根本没有足够多的铳炮药子,盔甲器械,更没有银子督促着将士们跟鞑子拼命!”

    “可是眼下,这抓汉奸所得的数千万两银子,已经其他花费怠尽了,而如果日后,没了这么多钱粮,以咱们大明每年不过两千万两的岁入,甭说是打仗了,就是维持住现有之军队,都有些捉襟见肘,所以,这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事,是势在必行的!”

    朱慈烜说着,又朝德王朱由栎看了眼。

    “而这事情,就需要德王叔配合了,您老手下的田地,要作个表率,要率先的,实施一体纳粮!”

    “慈烜放心好了,本王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不能够坐视着咱们大明朝亡了!”

    朱由栎拍着胸脯说着,他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当然明白,自己这种藩王是与国同休的,大明没了,他的好日子便也没了,所以,显得是十分识实务,而王公弼此君是个忠臣,何况他本身就不是大地主,所以对这项国策,也没有什么抵触,再者听朱慈烜这么一说。

    王公弼也明白,改制是势在必行的了,只见到他拍着胸脯道。

    “殿下,如若是要官绅一体纳粮,山东上下,殿下可以转告圣上,臣就是死,也一定会把这项国策给推行下去!”

    说罢,王公弼又陷入了犹豫之中,他朝朱慈烜小心翼翼的看了眼。

    “不过,在山东若要推行此项国策的话,必须得获得四人的支持才成!”

    “谁?”

    朱慈烜不假思索的询问。

    “一个是胶东的高家,一个是曲阜的孔家,一个是兖州的鲁王,还有一个是青州的衡王,只要这四家支持老夫,那么,山东上下,便无人能够阻挠此项国策的推行了!”

    王公弼连忙的道。

    他解释道。

    “若说这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在山东还真没什么太大的阻力,山东这些年来,屡次遭遇兵灾,济南城更是被鞑子给屠了,所以,山东一带的民间大族,是损失怠尽,只有些升斗小民,或是小地主之类的人物,这些人倒好对付,可唯有衍圣公与胶东的高家,还有鲁衡二位藩王不好对付啊!”

    “青州的衡王,兖州的鲁王,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