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第210章 设讲武堂(2/3)

第210章 设讲武堂(2/3)

循军纪的兵勇将官,以此震慑九边将士,限制兵勇战时斩杀敌军先割首级,进而避免因斩首耽误进攻。

    恰好彻底推行朝廷设置专门的官吏,战后统计战场斩首,然后按照战队兵种进行人头分摊,鼓励战队作战积极性,,解决战时争抢首级耽误杀敌、冒功、互相争功等弊端。

    朱由校欣然赞同朱童蒙的建议,徐徐道:“此战,边军暴露的弊端奇多,为完善军队中下层指挥,保障军队源源不断涌现出善战将官,乃至参见,总兵,即日起,兵部联合公布在京师,保定,西安,长沙四地设陆军讲武堂,在武昌,南京,福州三地设水师讲武堂,陆军讲武堂设步、骑、炮、工四个兵科,水师讲武堂设步,枪,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丁四班。

    各讲武堂一期学员定额名为二百四人,年满十八岁到三十岁皆能参加,训练为期一年,首期免除学费,提供食宿。

    另外,朝廷在各省建有学堂,各省凡年满的十三岁少年考入各地学堂,凡学习三年数理化加队列射击等军事基础训练后,愿意再前往各地讲武堂接受两年步、骑、炮、工、辎等教育,完成学业直接担任哨官,奉国都尉。”

    设讲武堂?

    涵盖步骑枪炮工各科,关键既有陆军亦有水师。

    孙承宗沧桑面孔笑意盎然,余光瞥向苏茂相,苏茂相咧嘴心疼,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贵,皇帝花钱没个限制啊。建讲武堂,免费招生,提供食宿,这都是钱呐。

    此刻,孙承宗,苏茂相,李国普也好,朱童蒙,吴牲,李邦华也罢都清楚明军弊端,更清楚朝廷设讲武堂,系统培养专业军事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皇帝在刻意拔高兵勇地位,以前读书考科举,练武选武官,现在皇帝安排读书考武官,结业任哨官,授奉国都尉,依照皇帝新设定的十三级军功爵位等级,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镇国校尉,辅国校尉,奉国校尉,镇国都尉,辅国都尉,奉国都尉。

    奉国都尉禄米两百石呢,皇帝有意鼓励青年参军啊。

    然而,除苏茂相纠结财政外,百官纷纷赞同。

    朱由校顿了顿,目光转向孙承宗询问:“孙卿,蒙古大捷,辽东辽南两处战争有动作吗?是否依照计划派兵袭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