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第145章 未雨绸缪(2/3)

第145章 未雨绸缪(2/3)

张晓,李养冲暂时在京候命。”

    言罢,朱由校焦急的询问:“诸卿,宣大总督,蓟辽总督,何人担任合适?”

    历史上,王象乾接任张晓的宣大总督,张凤翼接任蓟辽总督,怎奈王象乾年过八旬,实在过于年迈,张凤翼担任蓟辽总督,己巳之变中领兵勤王,收复数座城池。

    现在,他不想启用两人,其一,王象乾太老了,其二,张凤翼忙着收拾河北烂摊子,希望朝廷举荐贤能。

    兵者,国之大事。

    将军,战场上打出来的。

    所以,他希望是能冲锋陷阵的将领,怎奈大明满目疮痍,稍有能耐的将领早安排妥当,唯有选拔精通军务的官吏。

    闻言,兵部,总参,京营官吏面面相觑,大明两处战场,连同京营练兵,镇守陕西,牵制不少善战的总兵,巡抚。

    目前,虽不清楚皇帝为何对大同,宣府,蓟镇的官吏不满,临时调整官吏,但九边弊端非某地独有,陕西四镇,卫所军事糜烂,大同,宣府,蓟镇亦难以独善其身。

    安静片刻,兵部尚书孙承宗高声进言:“陛下,刘诏下狱,臣举荐原蓟辽总督王象乾,或原辽东督师王之臣,他原为蓟辽总督,熟悉蒙古事务,或升迁李长庚。”

    朝廷设辽东经略或督师主要是负责对付建奴,而蓟辽总督则是专门应付蒙古。

    近年来,担任蓟辽督师的官吏有文球,王象乾,王之臣,而文球去世,仅剩年迈的王象乾和还能用的王之臣,或启用李长庚。

    闻言,梅之焕进言说:“陛下,臣认为孙尚书所言不假,朝廷需要派遣了解蒙古的官吏担任蓟辽总督,臣建议启用王之臣。”

    早前,朱由校亦想到李长庚,杨肇基两人,不过,陕西刚刚稳定,还不能掉以轻心。梅之焕不举荐李长庚,恐有避嫌的意思,毕竟,他们两家联姻。

    朱由校没有做决定,目光转向朱童蒙,李邦华,李春烨,郑崇俭等。

    其实,他想派朱童蒙,吴牲担任宣大总督,和蓟辽总督,奈何京营练兵至关重要。

    此时,朱童蒙神色坚定,目光落在李春烨身上,铿锵有力说:“陛下,臣举荐京营协理李春烨兼任宣大总督。

    原因有三,其一,京营缺马,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