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第92章 肃王掌兵(2/3)

第92章 肃王掌兵(2/3)


    与贪婪成性的宗室,和吝啬嗜财的官绅士相比,肃藩堪称楷模。

    朝廷虐我千百遍,我对朝廷依然如初见。

    孙承宗道:“陛下,肃庄王骁勇善战,在西北打出赫赫威名,然而,经过十几代延续,肃王军事武功大不如前,陕西行都司位置至关重要,不可掉以轻心。”

    杨嗣昌亦提醒道:“朝廷需要军马,建议肃王重视马政,肃王掌兵,朝廷又需支付钱财。”

    朱由校意已决,执意道:“无妨,徐永寿继续担任甘肃镇总兵,派黑云龙,尤世威,杨嘉谟赴陕,协助肃王练兵,拱卫河西走廊。”

    太祖分封,诸子领兵出镇,为控要害,以分制海内,以达到屏藩王室。

    肃王出镇甘州,扎根大明西端,进开拓西域,退据守河西、屏藩关中。

    洪武朝,肃王出色完成肃王赋予自己的任务,陆续击溃西部残元势力,把大明影响拓展到西域及青藏高原。

    可惜建文激进的削藩,打乱太祖实施的藩王御边策略。

    靖难更彻底改变大明国策,成祖登基嘴上喊着恢复祖制,但收拾起兄弟侄子,各种手段百出。

    谷王、宁王、辽王内迁,韩王、沈王改封,导致洪武朝从此夺取的长城以北领土归于蒙古,长城成为抵御蒙古入侵的第一道,天子守国门的神话快速崛起。

    大明从开拓进取型国家,变成稳健保守型国家。

    导致明军精锐尽丧的土木堡,武宗亲征的应州大捷,全在为建文,永乐缝缝补补。

    建文时代,肃王内迁,直接导致大明在西北的影响化为乌有,关西七卫尽数丢失,连大片隶属山西行都司的辖地都重新归于蒙古。

    西北明军不得不蜷缩于河西走廊中东部的狭窄地带。

    任由蒙古骑兵如入无人之境穿越河西走廊,轻轻松松来往青海与漠南间。

    后期北虏入套,成为威胁大明西部隐患,辽东左翼蒙古南迁,使明廷在辽东失去压制建奴的力量,为建奴崛起创造大好机会。

    不客气说,大明历次西北战事都在为靖难擦屁股。

    试想西北有位手握重兵的藩王扎根,坐镇,何来初达延汗统一东蒙古,何来俺答汗制造庚戌之变,何来北虏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