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南风紧> 第270章 盘点收获(下)(1/4)

第270章 盘点收获(下)(1/4)

    就在苏圣平前往宝岛前,朱强跟他汇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以及借助工业园、商社的实力,又在信息部的帮衬下他已站在府城商人圈子的上层。

    甚至包括知府衙门、防御使衙门、内侍监在内,都认为他是工业园、商社、研究院的主人,同时也是民团背后的主要支持者,都猜想是他和王少杰一起才支撑起了苏圣平的民团。

    对此,苏圣平当然不会去辩解,知情的人本就不多,比如路瑞生父亲、高捷父亲,更是早被交代不要在外面多说。如今在别人眼里,苏圣平就是练兵打仗的能手,但这也是在背后有朱强、王少杰等海商的支持下才能做到的。其他人有这样的误解也好,只要还有软肋,朝廷也就不会忌惮太深。

    起步阶段,避免被朝廷早早盯上,埋头发展实力才是关键,有朱强这个商人的身份挡在前面,自然是件好事。否则不说明面上工业园、商社那么大的实力会惹人忌惮,要是连信息部也会被知晓,那事情就难以收拾了。

    去年,苏圣平就交代朱强要做好联合商人的工作,经过一年来的运作,已经有些眉目,但朱强毕竟还是太年轻,在府城商人上层属于新贵,话语权还不够。别人只是看重他,未必会听从他的号召。这一切在王少杰出面后开始发生了改变,尤其是他从原本的暗中相助,变成走到台前联络鼓动,府城众多商人终于纷纷响应,于是一个商会组织,终于准备在年前成立。

    原本朱强他们商议了几个名字,例如泉州商会、府城商会、海商会,但是都被苏圣平否决了,认为要么过于强调地域,不利于以后吸收福州等地商人加入,更是不利于今后吸收江浙、广东等地的商人加入,会限制商会进一步扩大。要么局限于海商这一范畴,尽管在泉州这边可行,但同样不利商会的扩展,如钱庄老板、棉纺大商人、粮商等同样掌握巨大财富的人加入。

    最后,苏圣平让朱强提议叫华夏商会,华夏这个名头够大,以后吸收谁都不会存在限制,名声也响亮,可谓一举多得。

    大家接受了华夏商会这个名字,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制定商会的章程,原本商人之间就有类似于潜规则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存在,比如信守合同约定,无论是纸质合约还是口头合约。所以对制定章程都有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