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重燃2003> 第十七章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1/8)

第十七章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1/8)

    秦天川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说着,

    “你其实应该能够察觉到,他们是一些非常真诚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对社会的进步又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方案,对我们整个民族和东方文明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他们中的一些人更算得上是狂热的民族经济捍卫者。

    那么问题来了,就是你刚刚说的,我们在看他们的市场行为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他们对民众的智商极其蔑视。

    这一点上无论是你石叔,还是倒下的三株、飞龙,以及那个时代里99的企业家…

    他们都在营销和推广上无所不用其极,夸大其词,随心所欲,对市场的游戏规则十分漠然,对待竞争对手冷酷无情,兵行诡异。

    然后我们的舆论和社会集体意识又有着根深蒂固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考量标准。

    对那些取得辉煌市场业绩的企业家,往往无意于去追究其过程的道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企业家们的功利意识。

    很多时候,好人都会被逼坏,正如宋儒华一般。

    你要活下去,你的企业要在这个浮夸成性的商业环境里活下去,有的时候你不得不跟随友商的浮夸,大家心照不宣的将一个又一个无用的概念输出给消费者。

    这就是劣币驱除良币。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健丽宝老李总那样去坚守底线的。

    但是回过头来去盘点这十来年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些种种的蔑视默然淡薄,最终必然损害企业家自身以及他们的事业。

    你看,十年前的企业,现在还有多少能活着?

    百不存一。

    有些是市场的选择,无法生存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汰,但大多数是消费者用脚投票,你骗了我,我不买你的东西了。

    这个问题,是个悖论,我提出来,你自己思考。”

    卿云默然的点了点头,将其工工整整的记录了下来。

    “绝大多数的失败,都是因为忽视了经营管理的最基本原则,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经营的惨败和自信心的丧失。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句被咒骂了数百年的格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