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科幻小说>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第二百四十四章:为国尽忠,为民尽力,吾所愿也(1/7)

第二百四十四章:为国尽忠,为民尽力,吾所愿也(1/7)

    从大局观念上来说,大周可分为两大派系,彼此政治观念很不统一,甚至可以说是敌对。

    那就是武勋集团势力与清流望族势力。

    卫渊代表的就是武勋利益,所以勋贵越多,对他就越是有利。

    清流望族势力的代表人物里就有王安石。

    清流与望族,又是两个不同的派系,但在针对武勋派系上面,彼此都是出奇一致。

    清流派系往往代表的是改革派,年轻时候的韩章、欧阳永叔以及已经去世的范文正公,都是这一派系的佼佼者。

    后来韩章逐渐从一个清流人家发展成名门望族,为了巩固自己家族的势力,就极少掺和甚至是反对改革之事了。

    望族势力中著名的几家,比如司马家、苏家,海家等等,因为家族势力的缘故,得以让他们在朝中有着不小的权柄,而改革会影响武勋派系,也会影响望族势力。

    粗浅一点来说,毫无根基、背景的读书人入朝当官,可被称之为‘清流’,这些清流势力想着尽自己所能为国尽忠,但如何能为国尽忠尽能?这就需要改革了。

    望族势力都是盘桓在这方土地多年的家族力量,他们如果想要一直昌盛不衰,只能是尽量避免改革,否则真如范文正公那般改革,家族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寒门子弟出头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望族势力。

    可为何清流与望族能走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朝中派系?

    一是因为都乃读书人出身,二是因为在历代大周皇帝的操盘下,使这两股派系,彻底走到了对立面,即‘文武之争’。

    韩章不如范文正公,是因为范仲淹无论到了何时,都自诩为是清流,绝不会因为自己得势就为后人安排前途。

    虽然他的儿子范纯仁如今在朝中身居高位,但那是曾经追随范文正公的一批清流有心扶持。

    如今王安石无论是站在改革的角度上,还是清流势力的位置上,都不希望,再有更多的武勋出现。

    先帝时期,辽国经常以大周的各大派系斗争施展反间计,屡试不爽,直到范仲淹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情况。

    如今,王安石向赵祯说,不可封杨怀仁、种谔为爵,无疑是将文武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