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三十八章:吵不过他,算了惹不起(1/4)

第三十八章:吵不过他,算了惹不起(1/4)

    “元龙,徐州之安危,可全仰赖你了!”

    陶谦在身后重咳托付,炽热的目光均看向陈登的背影,不过陈登并没有转头回来。

    等他离开之后,陶谦才收起脸上的表情,重回一种心事重重的凝重。

    曹操此次忽然布兵于边境,也有警告之意,据报来人却非是将军,只是他麾下一名主簿,和元龙颇为相似,是内治的一把好手。

    且两人之前在彭城大战议和时也认识,所以此次再去问询却也不算唐突。

    而陈登出门之后,也是满脸无奈,眉心紧促有些烦躁,还没动身多远就已经摇了摇头,“陶公的话还可以再假一些……派遣兵马护送,转头就可以装为山匪劫掠。”

    “就算没有卑劣的用这种手法,难保那些贼寇出身的兵不会这么干。”

    “徐州岌岌可危,随时可能会兴战,本来就是四战之地,而境内出色的武将屈指可数,若是死战岂能不战死?”

    陈登很快就想通了此节,只是奇怪为什么曹操会如此笃定,切还让戏志才送来一封书信,要知道这可不是证据确凿的事情。

    曹操可以将兵马放置于边境,但无济于事,一旦要攻打则属于是无义之师,他怎么敢确定呢?

    答案显而易见了。

    “其人之道也,”陈登叹了口气。

    去年陶公以平定阙宣余党为名,趁兖州累于青徐之害,想试着开疆扩土,而今年曹操便可以父之名,进入徐州。

    当初推举陶公,是否有所不妥?

    如今看来他不光难以壮大,甚至不可守成……为徐州惹上了这些麻烦。

    “张伯常,我得去见他一面。”

    ……

    泰山郡境内,靠近琅琊的关口,鲍信领兵行军至山坳内,他手下兵马多以泰山众为主,翻山越岭是看家的本领,而且较为熟悉此地地形。

    现下关口过往的商贾、百姓不少,探马来报之后,鲍信稍作分析便可知晓关内驻军。

    “关墙上八人一队巡逻,共三队,关口大门开启,关内旌旗稀落,不会超过五百之数。”

    “等到夜间,守备换防时,我们举火为号一同攻杀,定可取下此关,引骑兵进琅琊。”

    “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