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魂回东汉> 第146章 陈横惨死大纛倾 贺齐陷围山阴败(1/4)

第146章 陈横惨死大纛倾 贺齐陷围山阴败(1/4)

    很快,陈横就体会到了平原骑兵的威力,韩当领着四千左右的骑兵很快就回杀了过来。孙坚军高层仿似早就料到祖郎会叛变一般,从撤兵,到蒋钦杀出,再到韩当领骑军回马杀出,一气呵成,一改之前祖郎叛变的颓势。

    陈横尚且不知道其中关窍,莫名其妙祖郎叛变打了胜仗,又莫名其妙的被韩当蒋钦合围。这其实就不怪陈横了,实在是陈瑀和郭异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凡事都讲究“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连关乎两军成败的事,主将都不告诉。

    主将心理没有准备,豁然得了大胜,一时志得意满贪功冒进也实在是人之常情。如果主将有了心理准备,相信又是一番计较。

    韩当的骑军开始进场,轻易就撕开原本因为追逐孙坚的陈横人马阵型,陈横的人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拦截阻击,原本就因为追逐而乱做一团的人马被撕扯的毫无阵型可言,迅速被韩当杀得全军溃败。

    古代打仗,为什么要设置阵型,设置阵型到底有什么必要?为什么现代战争就不是太在乎阵型这种东西?什么锋矢、圆阵、方阵、八门金锁阵、鱼鳞阵、鸳鸯阵等诸多阵法。

    说东说西,无非就是两点,一就是为了方便军兵种配合。一个弓弩手的射程是有限的,但是他的杀伤力很大,同时他也是很脆弱的。其他兵种也同样具备不同的优缺点,那么就需要主将将他们合理配置,通过列阵这种形式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最大,缺点收缩到最小。

    第二点就是适应作战情报需要,古代只能通过旗帜、战鼓、鸣金以及人喊来传递作战信息。古代战争因为信息传递效率的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开打前把战略意图传达下去,然后在开打后只能依靠锣鼓、旗帜、人喊等做出调整,如执行a计划执行b计划这样,或者是左路先攻、右路迂回。

    完整的阵型,可以保证军令通过指挥官附近的军旗或者锣鼓发出后,一级一级传导下去。注意不是敲鼓进攻敲锣撤退这么简单,因为稍微大点的战场都不会这么简单,得具体去指挥左中右军甚至具体到某一个小队。

    阵型的意义有一部分就是,最小的一个战斗单元(假设是什、伍)里那个分心去看上级指挥者的人,是需要其他人保护的;然后在一个屯曲中可能需要有专门一个负责看军的指挥并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