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57章 制诏(2/3)

第457章 制诏(2/3)

如今成都那边有一個成立展览馆的机会,可以立馆并将这些东西都作为典藏展览。

    那么还有最后一件事。

    其中还能见到诸如金五铢钱、马蹄金、张飞的画像、诸葛孔明的题字、汉时的符牌、武侯的羽毛扇等等物品,显然是那汉长安所出。

    不过考虑到这些东西终归都是大佬耗费心血所制,所以今天还是需要在这里征询一下大佬愿不愿意将这些物品作为展览用。

    大佬的一直没留私人联系方式,所以只能在这里询问啦。

    那么本期到这里就结束,咱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无论是否同意,咱们这里都表示理解支持,毕竟这些东西都凝聚着大佬的心血。

    这个命令太过清楚,于是甘露殿内顿时一静,随即众臣便各自奔走着忙碌起来。

    毕竟时间紧迫,而制诏又并非是简单的写个内容盖上玺印就完事儿,那是需要三省六部皆参与的。

    汴梁宫中,赵匡仰头看着那光幕上的一样样汉唐物件,也是满眼的若有所思。

    旁边赵普理解的相当快:

    “既然汉唐之物与我宋物件同处一室,那奉送之物便须小心挑选。”

    赵匡也霎时间明白了赵普的意思,从后辈这光幕当中来看的话,两宋说起疆域武德多有气短之感,后世所论两宋长处也多在文治。

    而奉送物件,恰恰便是最宜展示文治之所在,比如光幕中那汉唐已奉送的不少物件当中便有不少书画,若是要认真说的话,如今宋时无论字画之技,皆应该远胜汉末和唐初才对。

    于是赵匡也顿时心生了一些紧迫感,仰头略微思索了一下,眼看着那张飞称唐太宗天策上将,便忽然记起来一事,朝着旁边小黄们吩咐道:

    “去把俺那一袋鎏金钱取来。”

    眼看着内侍前去,赵匡扭头与赵普叹道:

    “惜憾我等此时不过开宋十余年,那范文正王安石之辈,皆未显名,否则若是能寻其一二真迹赠与后世,想来后辈定不胜欢喜。“

    赵普摇头表示不同意:

    “文人骚客耳虽能得后世誉名,然官家之名亦是不弱也。”

    赵匡闻言顿时有点犹豫,毕竟他乃武夫出身,虽后来多有勤勉练习使字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