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54章 歌未竟(2/3)

第454章 歌未竟(2/3)

口号做了阶级上的延伸,就此迅速收拢到了大批的破产流民,而这个口号也相当简单:

    均贫富,等贵贱!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聚集了近五十万人,他们在钟相父子的带领下接连攻占十九座县城,建政权号大楚,钟相自号楚王,并对占领地区的官僚地主财产进行清算,时称所占之地“无税赋差科,无官司法令”。

    不过因为起义军良莠不齐被混入了奸细,钟相父子很快被抓且就地格杀。

    就如咱们前面所言,南宋虽然没有完整继承北宋的国土,但它完整继承了北宋的苛捐杂税。

    摇摇头甩开脑子里的这些晦气之事,张飞也是忽然脑洞大开:

    刘备也不反驳,低头将这首词抄录了下来又读了两遍,但最终也只能无奈摇摇头。

    而最终因为宋廷,这些人彼此走到了对立面,着实令人唏嘘。

    只不过让张飞意外的是,那似乎从不会被各种问题难倒的军师,那似永远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军师,那看后世种种神异之景最多也只会挑挑眉头的军师,此刻却眉头紧锁不展,仰着头一时竟然痴了。

    钟相杨幺落草为寇起义也同样是没得选,他们被吃人的宋廷逼上了绝路不得不反抗。

    “不然咱们跟那南宋换换,用张角换那岳飞如何?”

    “民不为盗,则将坐以待死也!”

    南宋名臣李光曾经很直白说过贫民的困境:

    于是张飞哈哈一笑:

    “那大哥岂不是跟俺一样,十分不懂?”

    皇帝开心了,百姓就没法活了,于是揭竿而起就成了单选题,而且在学习了王小波的先进经验之后,各地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成了按起葫芦浮起瓢的态势,禁之不绝。

    最终还是张飞摸摸脑壳,左右瞧了瞧很是实诚道:

    如此行事二十年,直至靖康之耻,赵构对外屈膝苟安对内重拳出击,而且放任招安的匪首之流祸乱乡里,最终逼得钟相揭竿而起。

    首先是地点,钟相起义选择的是啸众洞庭湖,从这里顺着长江往上就是襄阳地区,顺着往下呢就是江夏地区,再往下就是赵构偏安所在的江南地区,可谓是踩在心口上了。

    是偏安益州的刘季玉?还是纵横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