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77章 最好吃的朋友(2/3)

第377章 最好吃的朋友(2/3)


    如此能令盛唐推至何等景象,房玄龄很难以想象。

    后世多言唐朝尽伐关中草木使水土流失之罪,既如此那干脆就推广大豆与后世增产之法,再配大豆之轮作,想必亦能令天下人果腹。

    李世民哈哈大笑,对此不以为意道:

    “有立德立本之传神画作,让御厨一观亦有等同之效也。”

    而被李世民盛赞的阎立德则是忙的已经没力气去作什么回应了。

    光幕展示豆制品的这一段,画面切换飞快,画面中出现的菜品又可称繁多,若非兄弟同心清楚分工,以及短时间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阎立德很难想象要如何才能画下来。

    夸赞完阎氏兄弟,李世民已经在兴致勃勃的展望了:

    “今岁又有灭吐谷浑之功,等诸夷齐至贺唐,必教尔等知晓何谓盛唐华夏之风也!”

    经过后世解释汉武帝统过年之功绩,李世民自然也不愿落于人后。

    照猫画虎谁不会?若论武功他李世民并不觉得将来能输汉武了。

    有此等强悍武功作保,那上国风俗,诸夷必欣然而摹习也。

    从腊月二十六起至二十八,各地的过年风俗可以说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三项:

    炖猪肉,宰年鸡,发白面。

    现在我们聊起来古代的养猪史,往往也会有类似豆腐缺汉唐正史记载的吊诡之感。

    一方面来说,华夏的养猪史非常的长,早在殷商时期猪就是祭祀所用的绝对c位。

    周代将按照祭祀规格分太牢和少牢,就是俗称的天子祭礼和诸侯祭礼,两个lv的祭品当中,猪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后来从秦汉至南北朝,猪也一直都是民间祭祀首选,而且一般来说古代文献中如果没有特别注明,那么“肉”一般来说指代的就是猪肉。

    猪这种家畜与古代联系之紧密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来说,关于古人到底吃不吃猪肉,也是现在挺常见的争论,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但这个争论实际上多多少少也是有点拿今朝的剑去斩前朝的官的意思。

    从历史文献角度看,在宋代之前,猪作为家畜来说,更多的是看重其功能性,而非可食用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