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34章 又见玄武门(2/4)

第334章 又见玄武门(2/4)

客舍人出入后宫。

    春秋时这种行径尚且受人非议呢,更遑论如今。

    魏征只能表示自己真是开了大眼,没想到这种旧策还能时隔不知多少年之后还有人用,而且还是同国天子。

    其他人哑口无言,虽然已经想过了可能会起风波,但没想到一上来这个风波就如此劲爆。

    更可怕的是根据看后世光幕得出的经验来看,此时这些仅仅都只能算是一个开胃菜罢了。

    众人顿感心情沉重,也就唯有房玄龄看着后辈对那姚崇的评价还能苦笑一下了。

    此时看来,后世说的那资治通鉴对武后的评价倒也没错,至少,单单“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这个行为就比这李显时要强不知多少了。

    酷吏政治那只能说是朝纲不振,比起来这武三思等人之行径造成的朝纲败坏,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只不过房玄龄也隐隐察觉了,这李显时的这股乱风,可能会来得尤其烈。

    李显再次称帝后,因为真正的嫡长子李重润被阿武赐死,这桩夺嫡事件当中又有庶长子李重福的身影,被李显和韦后联手贬黜,至死都未召回。

    但封建时代的王朝,皇嗣确立也一直都是政权稳固的保障之一,这一点上李显也没太多选择,最终706年正式下诏,立李重俊为皇太子。

    李重俊既非嫡子也非长子,这波属于标准躺赢了,但这位东宫之主并不开心,因为没人喜欢他,就连妹妹都在谋夺他的位置。

    首先李显是相当信任武三思的。

    武三思借用李显的后宫在外面跑业务这件事不止一个人知道,有人冒死写了奏折递到李显手里,希望这位天子能够肃整朝纲。

    结果李显出宫去武三思家里玩儿的时候把这个奏折当做笑料拿给武三思看了,这件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另外就是武三思的政敌就是神龙五王,这一点上来说跟李显是一致的,在这样伟大的政治诉求之下,什么后宫都不算事儿。

    同样也是因为武三思、韦后、李显的三方共同发力,神龙五王从政变到身死也就一年多时间,非常高效。

    而在这三方得势的情况下,安乐公主迅速崛起。

    道理也很简单,首先安乐公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