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72章 胜天半子张仲景(2/4)

第272章 胜天半子张仲景(2/4)

渎职之罪。

    并在前隋的基础上加修了明沟以排日常污水,都是为了不遭前汉之旧祸。

    这一点上来说李世民自认大唐做的也并不算差。

    只不过一方面李世民惊叹于后世隔着千年之久还能探究此事,并且将积秽不泄之事研究的如此明白。

    另一方面也开始担心于未来,等到大唐逐渐强盛,那西方中亚以及东海夷人的商贾流连于长安城的时候,如今长安能否承载那么多的人口?

    毕竟房杜二人所上的奏折当中描绘了太平盛世时人口的激增速度,李世民对此时长安城的信心并不是很足。

    不过此事…李世民瞟了一眼旁边兢兢业业的阎立德:

    想来将作监应该是能拿出一个方法的。

    当然以上咱们说的是汉末早期时瘟疫不绝原因的一个猜想,等到黄巾起义之后就是咱们熟悉的灾疫相伴。

    水旱风蝗、战乱缺粮,社会运转和生产秩序被破坏,百姓生活变得极其困难。

    死于天灾人祸的尸体又会滋生大量病原体,成为疫病最好的温床,最终只需要一个契机便会引发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并最终酿成了汉末十室九空的惨剧。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些灾祸的可怕,那些迎着灾祸逆行的人也就显得万分难能可贵。

    张机,字仲景,出身于南阳,宗族本有二百余口,但是经过几次大疫的冲击之后,宗族死一百四十余人,而其中百人皆死于伤寒。

    宗族至亲受疫病折磨而死对张仲景来说冲击很大,至此这位自幼厌恶官场轻视仕途的年轻人,也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宏愿:他要为百姓解伤寒之痛。

    宗族子弟张仲景至此成了散尽家财游历四方的行医,在汉末这个动荡的乱世,疫病往往跟在天灾与兵灾后面如影随形,而在疫病的后面,往往也有张仲景紧紧跟随的身影。

    十年游历并广采百家医术之长后,晚年的张仲景客居岭南,在此躲避乱世并潜心著写医术,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就此问世。

    咱们之前也说过,这部巨著的原本很遗憾的佚失,但好在经过后人重新收集勘校编撰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让张仲景的绝大多数成果得以流传至今。

    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