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16章 太上皇(2/5)

第116章 太上皇(2/5)

云惋惜:

    “可怜八万戍边男儿,皆葬身于此。”

    “子龙惋惜早了。”孔明摇摇头,帝国的末日让他满脸怅然:

    “百年盛世,首次国都沦陷,攻守之势易也。”

    “汉胡同效力于唐之盛景不复现。”

    “大唐血不流干,此战难休。”

    成都府衙诸人心下一惊。

    【长安陷落之后,安史之乱便再也没有短期之内结束的可能性了。

    本来大好的局面直接就向着无法挽回的深渊崩落。

    长安充足的人口、钱粮给叛军大大的回了一口血。

    更重要的,这是大唐第一次国都陷落,意义重大。

    胡兵们尽情劫掠着这个已经富庶了百年之久,被天下与丝绸之路共同供养的长安。

    而在另一边,安史之乱另一个重要转折点,马嵬坡兵变,来了。

    玄宗出逃有个比较吊诡的点,那就是玄宗真的有这么爱杨国忠吗?

    毕竟不管怎么看,安禄山打出的旗号都是清君侧,要杀杨国忠。

    玄宗既然都能狠心舍弃文武百官吸引火力了,怎么可能会单独带上杨国忠。

    《旧唐书》记载,玄宗苍黄出幸,莫知所指,见素与国忠于延秋门。

    这里的信息有两个,首先玄宗那时候只想逃,安禄山自东而来,他便要往西,就这么简单,至于去哪儿?莫知所指,不知道。

    而在延秋门,他遇到了杨国忠和韦见素。

    延秋门是禁苑的西门,大半夜还在这里“巧遇”玄宗,只能说明杨国忠也对自己处境清楚得很,早就买通了宫人,时时刻刻盯着这个保命稻草呢。

    所以玄宗入蜀也不难猜测,只能是杨国忠极力鼓吹的。

    杨家本身就起家于蜀中,此时杨国忠自己还兼任剑南节度使,前两任节度使亦是他的亲信。

    因此几乎是可以猜测,玄宗从见面起应该就已经在考虑怎么杀掉杨国忠了。

    而在另一头,与玄宗同行的太子李亨则心脏怦怦直跳,因为他忽然发现:

    出逃随行的三千禁军,有两千都是他的直属。

    李唐皇室的传统不能丢,因此李亨当即就决定:干老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