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初唐小闲人> 第480章 天使唐俭(1/3)

第480章 天使唐俭(1/3)

    制止了一众被农耕血脉控制的青壮,李让唤来工匠头子,将炼制焦炭和烧制水泥的所需要的窑炉图纸取了出来。

    经过李让半个时辰的详细讲解之后,工匠头子顿时将胸脯拍得啪啪作响,带着几千人,便在下游河谷裸露出现的地方开始了建造。

    数千人忙碌的场面,堪称是热火朝天。

    三十座以石头和泥土制成的简易高炉以肉眼可见的方式拔地而起。

    这三波高炉,外形上又有本质的不同,像是圆鼓鼓的大肚子一样的窑炉,是用来炼焦所用,多出一根长长的大烟囱的,则是烧制水泥所用,最后依山而建的壁炉,则是烧制砖头专用。

    炉子的外形不同,功能也不同。

    想要将石灰石和钙化物烧成水泥,需要极高的温度,木炭的温度显然是达不到的,因此,李让需要先炼焦炭。

    好在松州本就出产石炭,尽管质量在李让看来一般,但用来炼制焦炭,却也够用。

    砖头则是建造房屋的必需品。

    至于城墙,满地的石头,只需稍加敲打,就能变成一块块巨大的条石。

    总之,建造城池的一切,松州都有。

    以前的时候,松州的先民,靠着沱水河滩上的石头建造出了一座坚固的松州城。

    李让相信,先民能做到的事情,他们这些拥有更多工具还不愁吃喝的后辈只会做得更好。

    接下来半个月时间,整个小狼山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李让从长安带来的两万民夫,松州城内数千青壮,加上数千守军,全都投入了建设松州城的大业之中。

    大坝下游,不分昼夜的冒着浓烟,一批批新的焦炭炼出来,又有一批批未炼的石炭投入进去。

    而炼制水泥,则需要大量的实验,才能试出最精准的配比。

    因此,水泥如今还在试验阶段。

    当然,李让也不慌,水泥这种东西,只要试出具体的配比,烧制的速度可比焦炭和泥砖要快得多。

    他相信大唐的工匠不会让他失望。

    而大坝的上游,则是从沱水被截断的地方开出了一条口子,松州青壮将从周边山上砍下的竹条一捆一捆的浸泡在水中。

    李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