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初唐小闲人> 第326章 传旨(1/3)

第326章 传旨(1/3)

    祥瑞和谶言这种东西,在民间一直都很有市场。

    龙王爷降世,携带对大唐的祝愿,一路自洛州来到关中,可以说是将祥瑞与谶言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百姓也好,各地的地方官员也好,甚至包括朝中的一些大臣,对于祥瑞的态度都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诚心祭拜的同时,顺便请求陛下设立法坛迎接祥瑞。

    各地官员写下的贺表,宛如雪花一般飞进了中枢。

    朝中部分大臣,每日里上朝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太史局可曾测算出来祥瑞下一次现世的时间。

    百姓们更是在一些有见识的乡老的组织下,自发的请愿上书,上万民书。

    大意就是天降祥瑞,我们已经受到了赐福,为了让龙王爷感受人间的敬意与香火,请求陛下带头迎接祥瑞,以求龙王爷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可惜的是,任凭各地官员怎么劝说,朝中大臣如何请求,百姓们的万民书一封接着一封,大唐现任ceo,皇帝陛下李世民,始终都没有下定决心。

    眼见万民书没有效果,陛下还在一直拖延,百姓们终于怒了。

    百姓们其实无所谓谁当皇帝,更不关心陛下在犹豫什么,在计较什么。

    他们只关心老天爷能不能让他们在来年有一个好收成,未来的日子里,能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现在龙王爷好不容易下凡一趟,还是带着好消息来的,要是怠慢了龙王爷,龙王爷生气了怎么办?

    于是乎关中各县的百姓开始自发地聚集起来,朝着长安行进。

    百姓们,准备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见他们的君父。

    太极宫,甘露殿,当李世民得知百姓们已经开始朝着长安自发聚集之后,终于是坐不住了。

    急忙召集房玄龄,长孙无忌,唐俭,程咬金,牛进达,高士廉等心腹商量对策。

    事实上,朝堂大臣,地方官员,百姓共同请求李世民设立法坛迎接某一位神明,这样的情况在大唐并非第一次出现。

    早在贞观二年的时候,李世民就经历过一次。

    那一次,也是朝堂民间异口同声的请求他在长安城南郊设立法坛,迎接神明。

    只不过那一次,李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