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七百四十七章 苦肉阳平关(1/6)

第七百四十七章 苦肉阳平关(1/6)

    黄盖的话,使汉中诸人心中都有些透亮了。

    说实话,蜀中的诸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看孙策不顺眼。

    袁遗如今是益州的掌舵人不错,但并不代表他这个掌舵人所做的事,这些家族就必须要无条件遵从。

    比如说,让孙策总领汉中的兵马。

    要知道,现在这些蜀中的大将,也都是出身于益州本土的豪右,他们在益州作威作福多年,势力和实力相比于荆州的望族,不遑多让。

    袁遗想要平稳的执掌益州,就必须要与他们达成一定程度的合作。

    或者说能够满足这些豪右的利益。

    若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管你是什么四世三公,又有何用?蜀中豪右也不需要专门找个不给好处的爹来!

    孙策执掌汉中兵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没有满足这些益州豪右的需求。

    若非严颜和张任这些人压着,只怕大部分的益州将领,早就闹翻天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利用益州将领与孙家军将领之间的矛盾,可以使黄盖的诈降计能够顺利实施!

    但前提是,类似严颜,张任,王累等这些人物,一定要暂时与孙策等人达成共识。

    至少,蜀中的这些豪右阶层的战将代表,一定要暂时与孙家军同仇敌忾。

    严颜等人,虽然皆是蜀中的豪右武人代表,在根本利益上与孙策等人完全背道相驰,但在益州生死攸关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暂时摒弃前嫌,与他们合作一试。

    在有了这个大前提下,孙策和严颜,张任等人暂时达成一致,共同对抗外敌。

    ……

    渭水可谓是关中的母亲河。

    渭水不仅为它沿岸的县城提供了水源,它还延伸出许多支流,分别灌溉着整片关中平原。

    单单在长安城外,就有着渭水的三条支流流经。

    那三条支流在农时,会成为长安城内外的主要取水地。

    而在战时,那三条支流就会是长安西面的三道天然防线,但是现在渭水,已经成为了朝廷大军进兵汉中的指引依托。

    渭水在郿县往南分出了斜水之流,直如秦岭群山,然后再转褒水,随后沿着褒水穿越崇山峻岭,直奔阳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