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贤一个接着一个(1/4)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贤一个接着一个(1/4)

    “大王,招贤馆来了三位大贤。”赵括刚送走蔡泽,立刻有人来报。

    “三位大贤?”赵括声音猛然提了起来,招贤令发出去这么久,真正能算是大才的也就蔡泽一人而已,现在一下子来了三个!

    这还得了!

    接着赵括又有些疑乎,以坐镇招贤馆的老头的水平,恐怕也分辨不出来来人是不是大贤,说不定是被吓唬住了。

    “今天谁在招贤馆?”赵括问道。

    “国尉。”

    这下子赵括坐不住了,起身就往招贤馆走去,连许厉都承认的大贤必然是妥妥的大贤。

    几天前许厉终于带着农家弟子抵达邯郸了,其中就包括已经八十多岁的陈辛。

    陈辛曾经师从儒家,后来跟随哥哥陈良从楚国赶往滕国,摒弃了儒学观点,拜许行为师,成为许行的亲传弟子。

    接着孟子找到许行,展开了一场农与儒的世纪大战,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

    除了陈辛之外,还有陈相之子陈恒,也已经七十多了。

    陈相是陈良的弟子。

    许行的孙子许晴天一家也来了。

    甚至许厉还在洛阳找到了天仓氏一系,据说是仓颉的后人,也精通种地。

    不过他们只是纯粹的研究种地,并不属于农家。

    农家并不是种地的。

    农家是有一套自己的思想的学派,主要是思想,其次才是种地。

    这也是为什么农家一直以来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没有任何君主不喜欢粮食,不喜欢土地增产。他们又不是傻子,如果农家真的只研究如何如何种地,如何如何提高产量,这些君主早就把农家封为上宾了,还轮得到赵括?

    但是农家“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思想是严重被统治者所不喜的。好家伙,我身为一国君主还要和农民一起种地,一起做饭,还要治理国家,那我还做君主干嘛?

    做农民不是更香吗?

    而且农家反对国君设仓库储存米榖,有府库积聚财货,认为这就是伤害人民来供养自己,并且不赞成商人从中剥削,抬高价格。

    怎么说呢,农家的理想很美好,但是极为不符合实际,只能说是对大同社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