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第1047章 :妇人之仁,心有余悸(1/2)

第1047章 :妇人之仁,心有余悸(1/2)

    原来,皇权诱惑之下,又有人起了野心。——谯王李重福在洛阳起事,举兵谋反了!

    李旦登基之后,远在均州的李重福十分不满,认为自己身为先帝长子,他才最有资格继承皇位。

    于是,在身边谋臣的鼓动下,李重福于几日前偷偷潜入洛阳,假传圣旨,企图策动洛阳守备军——左右屯营兵助他谋反,据东都而自立,进而图谋天下……

    还好他们的行动被洛阳守军及时发现,迅速组织自卫,平定了这场叛乱。

    皇帝李旦得到消息之时,叛军已然鸟兽四散,而李重福也已投河自尽。

    虽然危机已经解除,但这场动乱依旧让李旦心有余悸。

    毕竟,李重福是先帝李显的长子,确实是有帝位继承权的,甚至比他还要正统,还要名正言顺。

    对此,李旦心知肚明。

    所以,甫一上台,他就对皇兄的两个儿子采取了防范措施。

    他将小皇帝李重茂降为温王,软禁在宫中,防止有人打着他的旗号兴风作浪。

    对于远在均州的谯王李重福,念在这些年他一直被韦氏百般迫害,李旦也不忍再行苛待,只是把他挪了挪窝——迁往集州担任刺史。

    此举原是为了防止李重福在均州做大,发展地方势力,没想到,调令刚到,李重福竟然就起兵造反了……

    对此,李旦十分愤怒,后悔不已。

    其实原本也有近臣建议,让他将先帝这二子秘密除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但李旦终觉心中有愧,不忍下手,没想到终成隐患。

    看来,升为帝王,这妇人之仁真的丝毫都要不得,李旦心有余悸,惴惴不安。

    要知道,洛阳乃是大唐东都,在军事、经济、文化上都是重镇,更是都城长安的依托,万万不可出事。

    为了彻底平息叛乱,同时妥善处理叛军,需要有人前去洛阳主持大局,清剿叛军。

    一看机会来了,太子李三郎主动请缨。

    李旦看了看三郎,无奈的叹了口气。

    前往洛阳处置叛军,勇武果决的太子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既然天意如此,李旦也就不再阻拦。

    他只嘱托了太子一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