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第644章:盖棺定论,无字丰碑(1/3)

第644章:盖棺定论,无字丰碑(1/3)

    送走了梁王, 太平公主和李旦、李显这兄妹三人又聚在了一处,商议葬仪的最后事项。
    父母之丧,人子之心则一;帝后之礼,国家之制迥殊。
    眼下,丧礼仪式和备葬工作基本准备完善,预先选定的葬期也即将到来,唯有一项迟迟未能确立,那就是“泽天大圣皇后”的碑文。
    其实按照传统,帝王陵寝本是不立碑的。
    因为在人们看来,皇帝功于天地,根本无法用短短一篇碑文尽数表述,所以帝王陵寝之前历来不立碑。
    只是武瞾向来特立独行,当年高宗下葬之时,她觉得应该用文字来描述一下丈夫的丰功伟绩,所以就给高宗立了一块碑。
    那么如今到了武曌,帝王立碑似乎就成了一个新传统。
    何况,双帝合葬,夫妻同穴,只有一块碑立在那里,总显得孤零零的。所以皇帝李显也想给母亲立一块碑。
    只是,最为名贵的石料选好了,繁复精美的图案刻上了,这碑文却迟迟不能定下来……
    按说,这盖棺定论的碑文该由皇帝李显亲自撰写,可李显却犯了难。
    所谓盖棺定论,毫无疑问,这碑文就是对母亲一生的定性和评价,会随着石碑永久流传,影响深远……
    究竟该怎么写,该如何给这一代女皇定性和评价,李显根本不敢轻易动笔……
    终究,母亲是“篡唐建周”的帝王,十五年的大周帝国也是不容掩盖的事实。对此绝口不提未免自欺欺人,但为此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却也有所不妥。
    毕竟眼下大唐刚刚复兴,将武瞾葬入乾陵已经备受争议,实在不宜再起波澜。
    关于此事,李旦和太平公主也是一筹莫展——对碑文的无从下笔,就如同他们对母亲的无从诉说……
    僵持良久,倒是太平公主想到了一事。
    “皇兄,母亲临终之时,一直是牡丹陪在身边,如今牡丹已经醒来,可以问问她,母亲临终前可有什么遗言,她希望后世如何评价……”
    李旦无奈的点点头,这才回府找到了牡丹。
    ——
    长门深闭,满园繁英。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这两日,府上的海棠初绽,重叠高低满园,开的十分热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