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第三十一章 利益团体(2/3)

第三十一章 利益团体(2/3)

定对那些染指京营的蠹虫动手了,那他就会将所有牵扯进来的人,一个不留,全给宰了。

    这事李邦华做不了,现任东厂厂公王德化也不行。

    因为从之前让王德华审问国丈周奎,老朱就已经看出来了,王德化此人胆小怕事,做事瞻前顾后,事情交给他,他或许能做好,但却绝对不可能做绝。

    也正是因为如此,老朱才会急召曹化淳入京。

    曹化淳此人也是宦官,上一任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和东厂厂公,深受崇祯信任,不过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因病告老还乡了。

    如果在崇祯最信任的宦官中做个排名的话,那么曹化淳的地位绝对可以排在第一档,甚至比王承恩还要高。

    此人在崇祯还是皇孙的时候,就跟过崇祯,后来在扳倒魏忠贤的时候,负责清理魏忠贤时期的冤假错案,平反的案件多达两千多件。

    而除了这些之外,曹化淳做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勇卫营训练成了一支精锐。

    不管曹化淳平反的两千多件案子是不是都是冤假错案,也不管曹化淳是怎么训练出勇卫营,从他能做到这两点,老朱就能看出来,此人心思极为机敏,做事又够狠。

    把这种人召回来,清查那些军中的蠹虫,无疑是最合适不过了。

    只不过因为老朱在看史书的时候,有说是曹化淳打开的北京城城门,把李自成放进来的,虽然这事争议很大,但毕竟在老朱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了,再加上老朱手下之前并不怎么缺人,所以他也就没想过曹化淳的事。

    反正他已经回老家养老了,那就干脆让他在老家歇着就好了,老朱也懒得用。

    但此刻老朱怒气上头,再加上王德化能力不大行,所以老朱直接就把他召回来了。

    反正曹化淳的老家在天津,离北京太近了,在急召的旨意下,最多明日就能赶到京城,不耽误事。

    ……

    襄城伯府。

    京营总督、襄城伯李国桢与灵璧侯汤国祚几人正对面而坐。

    “贤侄,这事恐怕有些麻烦了啊。”

    汤国祚面色阴沉,对着李国桢开口说道:“陛下今日在朝堂上让李邦华那老东西整理京营,宫里那些太监也一个都联系不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