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武侠修真> 白蛇问道> 第110章 颠倒黑白(2/4)

第110章 颠倒黑白(2/4)


    知县没有权利剥夺其秀才的身份,不过他可以向上申请,一省的提学官可以剥夺其秀才身份。

    杜知县要革去许仙的功名,要么是在吹牛,要么就是没读过书,不懂这些。

    许仙问道:

    “姓杜的,你是不是没读过书?而你的官是买来的?”

    人们刚开始听说买-官制度,第一个想到的一定会是一些人贪污受贿,在考试上面作弊,来让那些出钱的人考取功名。

    但其实并非如此,楚朝的买-官制度其实是出自皇帝之手。

    在楚太宗时期,由于国库空虚,而百姓赋税也不能增加太高,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卖-官。

    他认为一些富人的粮食都是多余的,所以他刚开始只是允许利用粮食来换取官职。

    每一千石粮食是一级官级,给的粮食越多官职越大。

    于是在这时各种富豪便纷纷出粮食,但是随着买-官制度的成熟,最后买-官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自从楚太宗带头之后,后期的一些皇帝都会通过买-官制度来提各种各样的要求。

    例如在楚仁宗时期,战争频繁,许多城池都被攻打而导致围墙破漏的现象,而当时楚朝的粮草又充足,所以楚朝再也不用利用买-官制度来征集粮草。

    于是楚仁宗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让那些想做官的富豪帮忙修建城池。

    凡是参与修建城池,出了一些钱财之力,就可以获取官职,谁修建的好,官职就越大。

    买-官制度虽然流行了,但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官,国家只有在国家需要物资之际,还有危急存亡之际,才会实行这种买-官制度。

    而随着买-官制度的盛行,国家政治经济逐渐下到了一个很低的层面,这时皇帝才逐渐意识到买-官制度的坏处,最后还是决定不再实行这种制度了。

    到楚徽宗时,国库空虚,而皇帝对财富的渴求也比较的强烈。

    楚徽宗敛财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花石岗,另一种是卖-官。

    楚徽宗重拾祖宗抛弃的糟粕,把敛财做到了极致。

    杜知县家里比较有钱,就买个官来做做了。

    杜知县虽然做官了,因为不是通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