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三百八十七章 朝廷的账 招揽(1/3)

第三百八十七章 朝廷的账 招揽(1/3)

    曹斌听说谈判结束,不由问道:“谈成的是什么条件?”

    时迁道:“岁币三十万银帛,还有今年二十万贯借贷。”

    曹斌无语半晌方感叹道:“烂泥扶不上墙啊?”

    他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够退让了,还想用借贷代替岁币,给辽国留足了退路,没想到朝廷更拉跨。现在虽然比战前的五十万岁币减少了小半,但岁币这东西本来就是对国人士气的打击,只要存在就是示弱!时迁有些愤愤道:“枉费了候爷一片忠心,精心谋划!”

    “本来辽国已经同意先行借贷,暂时不谈岁币。”

    “可是朝廷却不太放心,又主动提出给予岁币。”

    曹斌闻言,不由骂咧咧道:“谁特么这么贱啊?”

    时迁道:“是秘书郎司马光提出的,王相、潘太师等人也十分赞成。”

    曹斌愣了一下道:“那家伙不是被贬出京了吗?怎么又回去了?”

    时迁带着些嘲讽道:“候爷有所不知,司马光献上了一本道经祥瑞,王相又亲自在陛下面前为他说情,才被调回京城。”

    “他上奏说,只有给予辽国岁币,才能让辽国有所顾忌,保持与大宋的长久和平。”

    “寇大人虽然不太赞成,但也扭不过几位相公”听到这里,曹斌也明白过来,三十万贯岁币对大宋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钱。如果能用这些钱安抚住辽国,就十分值得,也省了将来打仗的开销,可以算做是一笔赚到的买卖。说不定那些朝臣还觉得这是他们的得意之作,为此沾沾自喜。可他们只会计算眼前账面上的开销,却不知道为将来打算,丝毫志气都没有。由于北方没有天险,就算给了岁币,大宋也不得不常年在河北山东一线维持二三十万精锐边军。朝廷每年的军费开支就有数千万贯,占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也是大宋巨富,收入爆炸,却仍旧入不敷出,财政困难的原因。岁币赔款本就是权宜之计,只要将来发奋图强,收复幽云,边军的花费就会大大减少。可是朝廷却把岁币当成自之计,不思进取,这就让人无奈了。曹斌沉默了一会儿,骂道:“玛德,朝廷不会嫌本候多事,不认本候功劳吧?”

    谈判不尽如人意也就罢了,他懒的再多费心思,但自己的功劳若是被否定,他必须得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