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武侠修真> 摊牌了:我是重生者> 第一百五十七章:我有一个大发现!(1/6)

第一百五十七章:我有一个大发现!(1/6)

    在第四个月中旬之时,夏伯出兵三万,号称十万,大战三十万青州黄巾军,大胜。

    此战,夏伯先锋大将彭炳阵斩北海黄巾渠帅管亥,俘虏八万有余,斩首、炮毙、死于箭雨等加在一起约万人。

    此战之后,孔融坐在北海城内,也不处理政事,中门大开,整日喝酒。

    数日后,夏伯大军攻略北海,有人争先恐后投降并打开城门引夏军入城。

    据说,夏军进攻之前,就有人劝孔融早做打算。但孔融却神色不变,依然我行我素,大笑饮酒,并说:“如今时代变了,天下也变了,今日老夫就要坐在这里,看一看这北海城到底是怎么被攻破的!”

    孔融自己不怕死,可是却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怕死!

    但是,只要孔融还活着,只要孔融还没有带头投降,那么那些接受了孔融恩惠的人,就不好意思投降。不然,名声就臭了。

    这就好比大明朝都城陷落的时候,崇祯死在了里面,自尽而亡,他死了之后满清的军队就打着为崇祯报仇的名义进来了,地方大儒们就可以纷纷投靠了。

    在法理上,地方大儒这么做是没问题的。

    天地君亲师,这是儒家的世界观,是儒家最基础的世界观。君父还在亲人、老师之前,仅在天地之后。

    所以,我为了给君父报仇,主动和满清合作,这叫大节无亏。有一个说得出去的借口,就行了。

    起码,在儒家的世界观里面,没有问题!

    至于说夷夏之辨的问题,呵呵,自从元朝之后,夷夏之辨就不再是问题了。

    而如果当时崇祯活着离开了都城,那么所有崇祯朝的进士老爷,只要还要脸,只要还想在士林混,就不能投降。

    在崇祯死亡之前直接投降满清,或许自己能当上大官,但是子子孙孙,都将自绝于士林,这也是潜规则。

    所以,倒不是真的有很多人关心孔融的死活,而是孔融逃跑之前,他们如果逃跑或者投降,那名声就彻底坏了。

    不仅仅他们自己的前途会受到影响,宗族在得知此事之后,也会把此人开除出宗族。

    对古人而言,被宗族开除,是一件非常痛苦、非常丢人、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的事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