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章 豆花饭(2/5)

第二章 豆花饭(2/5)

川县小有影响力,这娃在高中时与考入县中学的李君阁同班,算是李君阁在班上几个铁杆之一。

    那时基本上在校期间,李君阁就住在王从军家里,放假期间,王从军就住在李君阁家里。

    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这家伙大学毕业后家里将他弄进了政府机关,现在已经是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了,算是班里混得比较好的同学之一。

    王从军哈哈一笑,道:“买单今天还轮不到我,刚刚给猪儿虫打了电话,他说在吃饭那地儿碰头,叫我带你过去,有他这土豪在,我们敞开吃。”

    李君阁拉开车门,一边往车里钻一边说道:“六合豆花饭,吃撑死也花不掉他几个,这顿不能算,快走快走,一说起我口水长流。”

    六合豆花饭是夹川特色,渊源还是来自旧时盐道的船帮和马帮。

    在夹川接到盐都自流井贡井出来的井盐,船帮下渝州,马帮入黔南,所以六合豆花饭还留有速食,管饱,经饿,味美等船马夫子们最喜欢的特点。回乡的夹川人第一顿饭必定是这个。

    很快,车停在一个饭馆门口,饭馆不大,但是吃饭的客人不少,门口上挂着一个小木招牌,上书“六合耀春”四个行楷小字。

    所谓“六合耀春”也有个名堂,即一碗豆花,一碟蘸水,一碗窖水也就是煮豆花的水,一碗饭,一碟小泡菜,一小壶酒,老讲究就这六样,合称“六合耀春”。当然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也开始引进肉食,主要分成“大蒸笼”和“小蒸笼”。

    “大蒸笼”是指的一碟一碟的蒸菜,放直径一米多的大蒸笼里蒸着,一般两个大蒸笼累在一起,能放七八十碟蒸菜,碟子不大,直径十公分的样子,主要是甜烧白和咸烧白两样,每个碟子不多不少八片肉,刚够一个人吃。

    “小蒸笼”又叫“鲊笼笼儿”,其实就是小小一笼一笼的粉蒸肉。

    大锅上倒扣着一个木盆,木盆上打着几个汽孔,每个汽孔上都摞着一摞小小的蒸笼,蒸笼只有小碗大小,每个气孔上的蒸笼里对应的菜品各有区别,一般有粉蒸肥肠,粉蒸排骨,粉蒸牛肉,粉蒸羊肉几个品种,食客可以按自己口味挑选。

    小蒸笼还有个特色是小二哥的手法。

    每摞蒸笼得随时控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